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三月初三娘娘会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6-02-29  发稿编辑:韩春梅

 

在以孝道命名的孝道之乡—四川省三台县忠孝乡,流行着三月初三赶娘娘会的习俗。相传忠孝乡的娘娘会是纪念一位因孝道而修炼成仙的慈孝娘娘。她与送子娘娘,王母娘娘,嫘祖娘娘不同,是专门分管惩治忤逆,弘扬孝道,爱恨分明的女神。

忠孝乡,三月初三娘娘会。从三月初三至三月初五连续三天都是赶会日期。据传,凡是三月初三来赶娘娘会的人,如果求子必然怀上,幷足月顺产。如果求财,绝对家业兴旺。求平安一定消灾免祸,特别是子女不听话,夫妻不和睦,家庭不顺畅的去赶了娘娘会拜了慈孝娘娘,不仅孩儿求学上进,夫妻恩恩爱爱,而且家庭和谐。敬老孝老者,来到庙里,不仅心情特好,周身舒畅,而且所有神像都是笑脸相迎。就是柱头上张牙舞爪的龙,都笑着要与他握手言欢。如果是不孝子孙或做了亏心事的人,到了庙里,不仅感到周身不适,而所有的神像都对他怒目而视。柱头上的龙也张开血盆大口要吃它,不由得浑身直冒虚汗。方知忤逆不孝要不得,亏心事儿干不得。所以每年三月初三敢于去赶娘娘会的人都是没做亏心事的孝子。做了亏心事的忤逆子才不敢去赶娘娘会。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都怕落得个不孝子的骂名,赶会的人特别多。“打三子”、“打三鞕”、“过三关”成了娘娘会的主要内容。

寺庙外立了三根木柱,分别标上“忤逆子”、“败家子”、“浪子荡”的名号。任其前来赶会的香客叫着忤逆子的名字鞭打,并要神灵惩罚不孝子孙。一些“不孝子”、“浪子荡”居然痛改前非成了孝子。“打三鞭”就是打一鞭除晦气,打二鞭来运气,打三鞭添喜气。群众说凡忠厚诚实,多做善事的人来赶娘娘会,都会理直气壮,精神振奋。只有不忠不孝又不肯做善事的人,如果来忠孝赶娘娘会,才会有心惊胆颤的感觉。于是又有了“过三关”的民间习俗。“过三关”就是在通往寺庙的大廊里树起了“忠”,“孝”,“善”三道关口,实则是三道彩门。当地忠孝乡的老百姓,都自觉把三道关作为三面镜子。按中厚诚信,敬老孝亲 ,以人为善的标准对照自己。过了“忠”字关,可以铸就忠厚诚信之品格。过了“孝”字关,可以继承敬老孝亲之美德。过了“善”关,可以弘扬以人为善之正气。过了“忠”“孝”“善”三关的人必定拥有健全之人格,赢得精彩之人生。娘娘出巡是娘娘会的高潮,三月初三至初五上午,将坐在太师椅上的慈孝娘娘用滑竿抬着。吹吹打打,载歌载舞在忠孝街上巡游。凡是跟在队伍后面,或夹道欢迎的慈母娘娘都视为忠诚,孝道的好人。赐予他们事业兴旺,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目前,忠孝乡娘娘会这一民俗已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市作协会员  四川省三台县白雀邮政所  赵亭)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