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时政新闻消息:在儒学升温的大背景下,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正以行政手段高调推行一项“百姓儒学”工程:将为下辖405个村庄配备儒学讲师,向村民讲授“孝道”等儒家传统文化。曲阜为这项工程赋予了“营造健康向上的村风民风、推动中华传统美德创新性发展”的美好内涵。但各种情况表明,师资力量不足、如何调动村民参与热情、如何将活动持久化等,正成为考验这项工程的现实问题。(《孔子故里儒学下乡实验 师资力量成主要问题》)
曲阜是孔子故乡,是儒家文化的诞生地,但儒家文化已经不是曲阜独家绝技,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的瑰宝,是国学。曲阜以行政手段高调推行“百姓儒学”工程:为下辖的405个村庄每村配备一名儒学讲师,并配套推行一村一座儒学书屋,一村一台儒学新剧,一家一箴儒学家训,是货真价实的拍脑门子工程,可以说是“万事俱欠只备东风”。“百姓儒学”工程怎么说都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岂能“在师资、资金等具体问题上,曲阜并没有相应的成熟方案”匆匆上马?
自然,孔子的故乡,受儒家文化熏陶,耳濡目染,大家都或多或少对儒学有所了解,但是,李白故里不是人人都会吟诗作词,登封子弟并非个个都是武林高手。我们完全相信曲阜“百姓儒学”工程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但突然间“每个村庄都将配备一名儒学讲师”怎么说都有作秀之嫌,发起者绝对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的含义,但他们却是在做一天建成罗马之事,这不让人十分费解吗?文化的孕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长期的积淀。单纯以行政手段是不能振兴文化的。
曲阜“百姓儒学”工程师资力量成主要问题也再一次证明了,“力争再现‘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的盛景”要有长远规划,不能一哄而上,否则,不但欲速则不达,而且会剑走偏锋,学不读到精髓。既然“在师资、资金等具体问题上,曲阜并没有相应的成熟方案”,曲阜何不按辔刹车,好好准备准备,待水到渠成之时再“重启工程”呢?
(江油市双河镇 刘刚)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