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滕县抗日殉国的王麟烈士后代从山东回北川寻根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4-09-30  发稿编辑:韩春梅

 

本报讯 在9月30日我国的首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之前,来自山东青岛的王愔女士一行人,走进绵阳北川档案馆、禹里乡等地,寻访祖父王麟于83年前,在北川任县长时的足 迹。在抗日战争中牺牲于台儿庄战役的王麟烈士时年36岁,是国民革命军41军124师上校团长。

当天上午,在北川档案馆里,王愔希望能查找到祖父王麟留在北川的痕迹,但是,找了两个小时的电子档案,未果。最终,在北川史志办里,看到了民国时期编修的《北川县志》,有1931年王麟任北川县长时,所作的序言。

当天下午,王愔女士一行人首次走进北川禹里,听当地老人说,如今禹里乡政府前的坝子是民国时北川的老县衙门,里面有两个四合院。此时,泪光在王愔眼里闪烁。眼望着禹里曲折的山川,王愔说:“听我父亲讲,奶奶当年带着年仅4岁的我父亲,在北川禹里陪着我爷爷,他们当时在北川县衙后院里种菜,吃玉米饭。可以想像,祖父王麟,1931年在北川任县长时,条件是多么的艰苦。” 王愔给记者翻看一本重庆出版社出版的《重庆历史名人典》,里面有王麟的介绍:抗日烈士,台儿庄战役中,坚守滕县之团长,率部血战。殉国。毛泽东致挽:“是革命英雄本色,为中华民族增光”。

“今年9月中旬,应老家重庆市荣昌县政府相关部门的邀请,我和哥哥回到了故乡荣昌县,商谈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事宜。9月18日,我在重庆历史名人文化馆里,见到了祖父王麟戎装雕像……”王愔说,这些年来,她和兄弟等亲友着力寻访祖父王麟的事迹,但王麟牺牲时,年仅36岁,留下的遗迹十分有限。记者看到了王愔展示的烈士证:王麟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民政部于1997年11月18日颁发。

王愔说,祖父王麟牺牲后,祖母带着唯一的儿子王先文,靠抚恤金度日。1947年,王先文考入重华大学,1949年加入解放军2野11军文工团,1950年,随部队到达山东进入北海舰队做宣传工作。1983年从(部队转业)88年从国家海洋局退休,现已去世。王先文和妻子养育了王愔等三个儿女。

据悉,王磷(麟)(1902一1938)又名志仁、智任、朝英,荣昌县人。其父王正相为小职员。1915年王麟就学于荣昌中学堂。1918年,王麟考入熊克武创办的“国民革命军川军军官学校。”先后任川军余 际唐部排、连、营长。1928年任29军团长,军官训练总队(副)总队长。1931年春,王麟任四川省北川县长,他倡导政府官员廉洁奉公,关心民间疾苦,拨款万余元兴修学校,兴办社会救济院。1932年(3月可删去,因不清楚月份) ,王麟被29军派赴庐山军官训练团,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高教班受训。1936年复任29军团长。抗日战争打响(爆发)后,王磷(麟)所在部队编入22集团军。1938年4月,抗日军队在山东台儿庄之战大捷。3月, 台儿庄大战前夕的滕县保卫战中,川军122、124师七千多勇士,面对日寇飞机、重炮、坦克猛攻,和日寇英勇拚杀,与国土共存亡。滕县之战,为台儿庄大捷赢得了时间。此役122师师长王铭章及 124师739(740)团团长王麟及以下官兵3000余人壮烈殉国。毛泽东、朱德等敬送挽联,痛悼王铭章等英烈。
(特约记者 田明霞  文图)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