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应聘的大学生, 400字手写简历中竟然出现24个错别字,网络多为非议。仔细一想,责任不能全部退在学生身上。
冷静的想一想,现在还有几个人在认真用笔写东西呢?连从邮局收到的信件都是打印件或者印刷品,大学生有文化,哪个不是电脑高手,还用得着手写吗?
我敢肯定地说,那位因错别字而遭遇求职滑铁卢的大学生语文绝对不差!虽然说现在大学扩招得近乎疯狂,但并非所有的初中都能升入高中,更并非所有的高中生都能考上大学,那位应聘失败的大学生求职一路高歌,面试也成绩不俗,如果不是手写简历,求职之路应该一帆风顺。
现在,学生除了做试卷,还手写过什么?试卷全部都是印制的,绝大多数学生都有手机,电脑玩得得心应手。即便教师命制也大多借助电脑,几乎不会靠手写出题。更何况学生!
有人调侃:因为不用笔写了,所以现在没有了笔名;因为键盘用得太勤了,所以大家都成了“键人”;因为靠鼠标工作,我们成了“鼠辈”;因为智能手机都是触摸式的,彼此都沦为了“触生”。从学校方面说,工作都十分依赖电脑,条件稍好的地方都“班班通”,教师都倡导电子备课,学生可以通过“百度”协助完成作业,一停电工作都瘫痪,学生即使想多写也不可能,还能不写错字?现在的青年连写情书都玩微信、发邮件、发短信或打电话,从背起书包起就与电脑形影不离,到大学毕业应聘工作时,搞突然袭击,冷不丁让他们手写简历,不错别字连篇才怪!仅仅凭手写出现错别字就决定是否聘用,是不是太难为现在的大学生了?如果招聘者改为电脑撰写一份简历,还会错别字连篇吗?很多招聘者首先要求会电脑,大学生电脑玩转了,又要他们手写,这又何必呢?
的确,400字手写简历中竟然出现24个错别字,想来都毛骨悚然,但思前想后也没有什么,毕竟,手写的时代过去了。写字如出行,走路再安全环保,但人们出行也不回选择走路而要选择坐车。因为手写错别字就将应聘者pass掉,不划算。
(江油市双河镇 刘刚 )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