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抗震救灾英雄沈远奎离世 爱心接力永不停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4-07-08  发稿编辑:韩春梅

QQ截图20140708160648.jpg

7月7日,沈远奎的骨灰埋葬在北川通口镇幸福村4组的山林里。面对前来参加葬礼的60余名爱心人士、亲友等,谢龙梅说:“6月26日凌晨,全身烧烫伤达98%的丈夫沈远奎,在绵阳市人民医院抢救无效去世了,他生前绝没想到,仅因为他参加过‘5•12’大地震抢险救灾,竟会引来如潮水般的爱心援助。” 

 跌入饲料锅, 小伙严重烫伤

  谢龙梅说,2006年,沈远奎从云南省昭通市旧圃镇后海坝村参军入伍。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沈远奎随部队到北川抗震救灾,并被所在部队评为“抗震救灾英雄”。

2008年年底,在北川通口镇,沈远奎在朋友的生日晚会上认识了家住北川通口镇幸福村的羌妹子谢龙梅。2009年12月29日,退役后的沈远奎与谢龙梅在北川登记结婚,婚后两人到绵阳打工。2011年12月26日,儿子沈智恒出生。为了改变家中经济困境,沈远奎辞职,向银行、亲友借贷款10万余元,于2013年9月在绵阳市高新区永兴镇创办了一家小型养猪场。

2014年6月18日晚9时20分左右,谢龙梅劝沈远奎休息一会儿,但他起身说要去给猪煮饲料,饲料锅有两米深,沈远奎站在梯子边将桶里的食材,往已沸腾的饲料锅里倒。没过多久,谢龙梅听到沈远奎“啊”的一声大叫,忙跑出去,看到沈远奎浑身通红地站在地上,鲜血直流。沈远奎对谢龙梅:“我掉饲料锅里了,我可能毁容了,你还跟我不……”谢龙梅顾不上回答他的问话,哭着拨打120,将他送到绵阳市人民医院抢救。

接诊后,医院立即成立了多学科专家组成的救治小组,并通过视频请华西医院专家进行远程会诊。

  网络发热帖,川人不负英雄

6月19日,躺在重症监护室病床上的沈远奎,忽然坐起来,向一直守护在玻璃门窗外的谢龙梅挥挥手。那时,谢龙梅眼泪都快流干了,自认识沈远奎以来,他对自己的好,就像过电影一样,一幕幕在她脑海里闪回:她在哪儿打工,他就到哪租房,方便她上下班。她要留在绵阳生活,他就不回云南老家发展。他和她畅想未来:“等创业有钱了,我和你再补照婚纱照,结婚纪念日,办隆重的宴席。60岁时都不工作了,出国旅游去!”

 回想往事,谢龙梅告诉自己要坚强勇敢起来,一定要想尽千方百计救丈夫。朋友用手机拍下病床上的沈远奎,6月24日以《昔日抗震救灾英雄落难,川人定不负你》为题,发出了求援微信。

这条微信随即引来众多网友的关注,不少网友和市民前往医院看望沈远奎,并捐款。6月25日晚,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联合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官方微博、新浪微公益发起“昔日抗震英雄烫伤,急需援手”救助项目。截至项目结束,共收到爱心网友捐款230073元。

谢龙梅说:“当初只想发动微信朋友圈中的朋友帮帮我,没想到这么多朋友伸了援手。”

 爱心涌动,传递感恩之情

  6月26日凌晨1时35分,沈远奎因伤势过重致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医生说,沈远奎伤势如此严重,还能延续7天的生命,创造了奇迹。

 绵阳市青年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专职秘书长龙太国说“6月25日下午,我们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在网上发起募捐,当天就募集到23万多元善款。”龙太国说,这笔爱心善款已用于支付沈远奎前期治疗费7万多元,15万将用于抚养沈远奎儿子成人。余下的1万多元建议设为“远奎爱心基金”,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就在沈远奎去世后,仍有爱心涌向他的家人,一家企业联盟组织给沈远奎家属捐款3万元。绵阳市区政府也看望慰问沈远奎家属。这几天,仍有不少电话打进谢龙梅的手机里,谢龙梅说:“我丈夫已去世了,不需要再为他捐款了,谢谢你们了!”

 谢龙梅收到了爱心捐款24万余元,她在感谢信里写道:“在我丈夫沈远奎烧烫伤住院期间,我家陆续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好心人士、慈善基金会的帮助,市、县政领导的关心,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捐款,帮我家渡过难关。我代表我们全家及亲友,衷心感谢你们。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化悲痛为力量,积极乐观地生活。”(特约记者 田明霞  图/龙太国)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