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除非必要,是不愿意到医院的。因为害怕看到躺在床上、轮椅上的病人。救护车、吊瓶、消毒药水、纱布,这些画面和祥和、美好生活格格不入,是另外的世界。在疾病面前,人显得那么无助。
因为突发性耳聋,我不得不在绵阳市中心医院体验了十几天“高压氧仓”吸氧,和很多脑外伤、脑梗的病人同处“一舱”治疗。在这里,我见到了一个外伤患者刘姐。
“你是咋个搞起的?”看着刘姐脸上触目惊心的疤痕,我小心地问道。
“嗨,摔了的”。刘姐倒是爽快,说自己的摔伤一点也不忌讳,“今年清明节,我搭我妹儿的摩托车去帮她煮饭,她屋头来了客。结果硬是清明节出不得门哦,撞了鬼了,从摩托车上摔下来,把我脸都拌花了,牙齿也落了好几颗。撩了十几针,眼睛几乎瞎了!”
“看病花了多少钱啊,有医保吗?”看她不合时宜的穿着,知道家境不是很好。
“唉,已经花了两万多了,下一步安牙齿还要用钱哦。县医院、中心医院、华西医院都去看了的,华西医院光挂号费都是几百块钱,还不好挂号,是从贩子手里买的号。社保只报的到一部分,自己还要拿好多。”
“你买了农村小额保险了吧,应该能解决一部分啊。”我在帮刘姐想办法。
“唉,就是没有买啊,后悔死了。才几十块钱,村里好多人买了的,干部也宣传,我当时觉得没得必要买。要是买了肯定安逸三。”
“那你搭摩托也没戴头盔?”
“没戴,戴了头盔脸和眼睛就不得遭了!后悔!”
听着刘姐连连的“后悔”,我感慨,就在高压氧仓进行了一番保险知识普及:“你看刘姐,保险意识太淡薄。骑摩托和搭乘摩托,就要戴上安全头盔,给自己加一道保险。这样即便是摔下来,也能保护头眼这些重要器官。还有,应该给自己买保险。关键时候保险要起大作用。小偷不一定会来光顾,但我们还是愿意装防盗门;天不一定会下雨,但雨伞却是我们常备的物品;风险并一定会发生,但我们不能不防范风险的发生。保险就是我们生活中的防盗门和雨伞,是一种特殊的投资:平时当存钱,有事不缺钱,万一出险领取救命钱!”大家听着我说的话,纷纷点头同意。
“开始吸氧”医生一声令下,我们赶紧带上了吸氧罩开始吸氧。
我相信,今天的保险知识普及,就好像善的种子,这些病员会传播给更多的人,心中有了小小的满足。
(绵阳市保险行业协会 张雨乔)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