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各级各类高中忙于宣传自己“辉煌”业绩的时候。“超级中学”河北衡水中学的高考宣传喜讯让人“叹为观止”。“2014年我校不仅包揽了河北省文理科状元,文科前十名该校考生占了9名,理科前十名该校占6名;17人进入河北省文科前20名,10人进入河北省理科前20名。”一时间花样百出的宣传在大街小巷铺天盖地。有省状元的就宣传省状元,没有省状元的就宣传市状元,没有状元的宣传整体,到了最后当一切头衔都被“标榜”之后,有学校就这样宣传:“2014年我校高三xxxx名学子,全员参考,参考率达100%”!
看看最后这些所谓“最底层学校”的宣传,真可谓“挖空心思”!“100%”这是多么吸引公众眼球的数据啊!但是细看就“穿帮”了:原来是参考率100%!
都是“喜讯”,却很难皆大欢喜,甚至是“一家欢喜,几家愁”!
考得好的,通过大势宣传,夺取公众眼球,就会迎来更多的“优质生源”。其学校就像是“滚雪球,越滚越大”。因为“成绩出众”,生源可以遍布全国,于是出现了像“毛坦厂中学”这样的“高考工厂”。2014年,毛坦厂中学参加高考人数达到空前的12000人,想一想,一个在偏远的大山里的中学何以如此规模呢?这源于学校走“品牌效应”之路。无论是“高考工厂”还是“高考大户”,办学当初何其艰难!彼此为了“争夺”一个“优生”,可谓“用心良苦”,他们会给学生,甚至该学生家长开出丰厚的优惠条件。曾经一个学校,为了争得一个优生,不但免除该学生三年高中的一切费用,每个月补贴300元给学生,而且还把该学生在外省打工的父亲请回学校来做清洁工,并专门在学校给这父子俩安排一个房间住宿,后来该学生果然“争气”,一举成为当年高考的省理科状元,学校就此做文章,“现身说法”大势宣传,让该学生所属地的很多高一新生“慕名”就读,谁不想沾点“状元”的喜气呢?学校就是这样“揽优生”的,其高考也的确一年比一年“辉煌”,办学规模也一年比一年大,学校也由此进入“良性循环”发展的轨迹。
这样的生源抢夺战之下,可苦恼了一般的高中。很多学校只有“捡漏”的份。但是工作还必须做,新生还得努力去招。别人的“喜报”照红了脸,自己也要拿出一块“遮羞布”来向公众“报一下喜”吧,这不,“100%”的参考率他们总没有人宣传嘛!但是,这样的宣传只能是“自我安慰”,虽然家长习惯了从“喜报”对比之下选择学校,但是他们还是要看考试成绩的。“无花果”式的学校最终很难招到学生,“雪球”越惯越小,最后只有“冰雪消融”。这也是有些地方,甚至是一个县只剩下绝无仅有的一所高中的原因。
宣传“喜讯”越是“铺天盖地”的地方,教育越是不均衡!然而,在国家不停严禁宣传“高考状元”的时候,“高考状元”却不断被宣传,这种“屡禁不止”原因只有一个:“争得更多的优质生源,争取进入良性循环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要真正落到实处,表面看就应该禁止发喜报,禁止大势宣传成绩,实质上应该规划办学规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学生就近入学,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让教育均衡发展进入法制的轨迹!
当然,要想真正做到教育均衡发展,还必须得从高考体制改革上下功夫,否则,还会出现诸如“各项指标100%有所增长”、“巩固率100%”的宣传闹剧!
( 四川盐亭会真小学 李长安)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