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形式上的标新立异就是改革吗?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4-05-21  发稿编辑:韩春梅

 

近日,网上盛传某些中小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奇异行为:“校长亲小猪”、“树林设考场”,咋看咋听,的确新奇,细细思之,又令人困惑:难道教育改革就只是体现在形式上的求新求异吗?这样的新异行为就能真正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吗?

小学校长亲小猪,是为了兑现承诺,以校长的诚信品质给予学生以诚信教育;中学将考场设进树林,是为了防止考生舞弊。诚然,诚信品质是可贵的,诚信教育是必须的,两校新奇的做法,也许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小学生也许会对校长信守承诺而敬服一时,树林里的考试也许会在客观上对考生作弊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是,用这样的改革方式来实现教育的目的,总让人心里别别扭扭的,让咱们教育人心里不是滋味。

其实,校长亲小猪的行为,也并非新鲜事,早在多年前的美国校园里就发生过了,我们的小学校长其实也是效仿了人家一回而已。领导老师的诚信品质对学生的影响力自然不言而喻,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诚信品质在教育教学行为中的彰显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又何必要体现在大有“哗众取宠”之嫌的“亲吻小猪”上呢?如果我们非得以这种新奇另类的教育方式才呢过让学生受到教育的话,是不是大家要把小猫小狗亲个遍呢?如果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和学生的密切交往中不注重诚信的体现,那就把小猫小狗亲个遍又有何益处?学生的诚信品质难以形成,归结到底还是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我们成人(也包括教育工作者)的很多不诚信行为给他们造成的负面影响太大。

再说把考场设在树林里这件事情,本身就很荒唐,把诚信考试的品质建设完全寄托在客观条件上,那我们的教育力量何在?照这样的思维去思考,我们是不是还需要恢复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模式:严格搜身,每人一个考试间,除了考生苦思冥想答题外,绝无作弊可能。如此下去,我们教育出来的人才,岂不是只要失去严格监督就会“违规违纪”,而自身一点约束力和诚信的素质都没有?不是有的学校早就在尝试无人监考的考试了吗?我觉得只要这种尝试成功的话,倒是我们教育的一大成就。

我很敬佩“亲小猪”校长的勇气,也很感动把考场设在树林的学校的辛苦劳动,他们的出发点绝对是好的,教育教学的改革本身也是用一定的形式变化来体现的,但我真的期望我们教育人,在改革形式时,首先考虑一定要很好的为内容服务。

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的个性,提升人的素质,目前国家教育的根本方向是素质教育,上至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至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都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改进,如何从教育的内容,方法,过程,考核等方面真正形成一套有效的模式,是大家共同的目标。但教育和教育改革的确是一件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各级教育专家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呕心沥血,不断探索,教育改革几番风雨,至今仍然处于困惑多多的状态,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

所以,教育改革任重道远,教育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的变化上,更不是仅仅体现在形式的新奇上,真正的改革必须从本质内涵入手,求真务实,变革发展。尤其是各级教育专家和主管部门,对教育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一定要慎之又慎。目前,一些教育主管部门的一些改革方案,措施,管理和考核制度不尽科学合理,过分务虚,一线教育工作者颇多看法,甚至制约了教师的工作积极做和创造性,值得我们很好去深思。
                             (四川盐亭富驿初中   樊勇)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