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小凤
是什么渗入中华民族的骨髓而永不褪色?是什么以盛典一般的热烈和隆重展示古老悠远的魅力?是什么在最精炼的时间里,浓缩了一个东方古国上下五千年的人文和虔诚淳朴的民俗?过年——一种超强韧性的传统习俗。
不管风尘仆仆的足迹走到哪里,也不管沧桑坎坷的世界发生什么变化,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里,永远开放着这朵具有民族特色的从不凋谢的花朵。我们聪颖而富有想象力的祖先,用丰富的箴言和传说,用儒雅的程序和礼仪,精心创造和延续着中国人一年中最神圣而温馨的时刻。
“旧历的年底最像年底”。体味鲁迅先生这句深刻而经典的感慨,最好远离现代文明改造的城市,融入古朴辽阔的乡村。农历腊月的最后一段时间,乡村就像一坛乍然开封的陈酒,聚集弥漫着令人迷醉的兴奋和快乐,淹没了乡亲们一年的艰辛与劳苦。大红灯笼高高地挂起吉祥喜庆的气氛;龙灯队和秧歌队的小伙子姑娘们,正一丝不苟地彩排一场迎春的狂欢;山岭那边,不时传来悠扬悦耳的唢呐声,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沿着山道缓缓而来……此时此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新年铿锵有力的脚步声,内心深处充满了对一种古老文化的向往。
大年三十,是旧岁留给人们的最后一道滋味,我们也许可以忽视一年中的许多日子,惟独不能对这一天无动于衷。
错过大年三十,就意味着旧的一年的草草收场,新的一年的仓促上阵。
家的温馨,团圆的天伦之乐的诱惑,那么坚执地占据人们的心房。和最亲的人吃上一顿最为香甜的年夜饭,是多少人的慰藉和向往。你是一位游子,暂且忘记背井离乡的酸楚吧,让疲累的心灵在家的怀抱中得以休整;你是一位高官,暂且放下颐指气使的架子吧,用你的坦诚和平易恢复长期掩盖压抑的人的本性;你是一位大款,暂且收起处处炫耀的钞票吧,金钱的欲火往往不能点燃家庭的温暖;你是一位学者,暂且搁置高深的学问吧,普通而珍贵的情感永远是家的港湾的主题。即使因为特殊工作或者神圣使命,你必须要坚守岗位,今夜不能与亲人见上一面,但你的心也早已飞向或远或近的那个家。无形心灵的团聚和碰撞,同样闪耀宝贵的至善至美的人性光辉,令人终生难忘。
最大限度地释放团聚的快乐,相互感染淋漓尽致的情绪和浓稠温和的气氛,直到美好的时光将我们包围和淹没。除夕之夜的镜子,照出了人间的亲情,它是一种极致的场面。
旧的一年,正一分一秒地滑出依依不舍的视线;新的一年,做好了登台前的一切准备,将要面对如潮的欢呼。守岁,在旧岁的最后一抹容颜上,守望着来年簇新的日子、希望与憧憬。
倒计时的狂喊,颂歌一般动人心潮,新陈代谢的历史,在悠扬洪亮的新年钟声中完成了过渡,远远近近震天撼地的鞭炮声,在新年的第一幕夜空中,此起彼伏地绽开无数亮丽的花朵。应和着这些古老雄浑的音响,让我们幸福得颤栗的心,发出一串串美好的新年祝福:祝福我们的亲人、师长和朋友,生活和美,事业有成。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蒸蒸日上,繁荣昌盛。亲情、友情和爱情,抹平了深深浅浅的伤痛,让我们对生活满怀爱意;嘱托、责任和使命,充实了振翅欲飞的心灵,使我们坚定了前行的目标。
在超然宏大的静穆中,生命迎来了又一轮崭新的旭日。
过年,天涯共此时,四海同此情。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