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芦山强震祭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3-04-23  发稿编辑:景秀丽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晨8时02分,中国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0公里,顷刻之间,芦山周边的宝兴、邛崃、天全、雨城、名山等县市区化作一片片废墟,满眼疮痍。截至4月22日18时,大地震共已造成192人死亡、968人重伤,23人失踪、11470人受伤。今天,“黄金救援72小时”业已逼近,各方救援力量仍在与死神抗争。芦山强震,再次牵动中国和世界的心,在此,我们沉痛哀悼遇难同胞,深切慰问勇敢的灾民。—— 作者题记

从早上八点钟起,你们的伤就成为国人的痛,国人的痛也就是你们的泪滴。我仿佛一次次听见巴山蜀水的哭泣,整个国度都为您揪心不已。接下来,是数百次余震。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汪洋第一时间亲自飞赴灾区。四川省委省政府会同成都军区以及兄弟省市区将“救命、救援、减灾、安置”置于突出位置,这是一个充满博爱的伟大集结,有力——有序——有效的应急举措,激发了全国、全省抗震救灾的果敢与坚韧。

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从来就是生命相托、骨肉相连的整体,在一起,在一起,国人永远和灾区在一起。人民解放军、卫生医疗、公安武警,民政、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各类安全保障力量火速驰援,“雅安时速”就是“面对灾难零的坚守”,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永恒理念,更是团结协作、各尽其责的机制管控。依然看见官兵、志愿者跑步接力将地震伤者抬运十多公里,依然看见教室晃动期间名山最美女教师为护学子的最后离开;依然看见灾区战地记者飞跑而过的塌方路段;是您为地震孤儿哺乳,是您开着救灾军车、救援挖掘机悲怆地坠入河谷。是您,17岁的汶川孤儿成为新震区最早最小的外来志愿者……。送食品、送药品、送帐蓬、送板房,保路畅、保水电、保通讯,坚决杜绝震损水坝、堰塞湖、堤防垮塌、饮水安全等次生灾害。一处处献血点、捐款箱,人们挽起衣袖排队;“昨天我们是汶川人,今天我们是芦山人”,响彻长城内外、黄河上下、大江南北。

芦山震后一分钟,首条地震灾情信息就传遍互联网络;一小时内,灾情问题军机侦察到位,应急预案有条不紊;3小时内,首支军力救援就抵达震中,430多名危重伤员被解往异地抢救……无与伦比的救灾抗震效能,是世界给中国的评语。坚定、机动、有效,是五湖四海从汶川到芦山所构建的伟大支撑。时间紧、任务重、条件苦,救灾工作千头万绪,系统性组织、统一型调剂,严密的组织、科学的举措、完善的方案、严格的整合、强大的应急保障,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不禁让我们看到历史责任的坚毅。

你看,从汶川到芦山绵延85公里,翻越台历1804页。有人就把2008年的“5.12”视为“公民元年”,因为从中央到地方,亿万国人释放了最为质朴的国民精神。从汶川到芦山,我认为生命有了更深的感悟,遇难不再是冰冷的数字,逝去的同胞姓名一一被媒体庄严播出……十万火急的救灾,大家相互提醒不要消费苦难,要注重道德和伦理。在救命抢险的洗礼中,至关重要的核心价值,被熔为感天动地的普遍共识。“不放纵情感一味煽情,别肆意否定一味挑错”,“帮灾区,不一定赶到现场”,“不传谣、不占路、不添堵,都是贡献。”对于有效救援、呵护灾民,应是更深的理解。当然,较量灾难的信心比金子重要,团结抗震既是送给生者的礼物,也是对逝者的莫大安慰。困难再大,信心不丢;灾情再重,希望不灭!

“遥祭雅安素烛明,山水凝聚恁多情。悲凉留与消凝处,守得云开芦山魂。”在H7N9禽流感病毒肆虐的日子里,我们抗震救灾,心灵挽起心灵,真情辉映真情,力量传递力量,生命拯救生命。中国人众志成城,献出你的情、拿出你的爱,挥下新的光荣。大难来临,尤为聚力凝心,虽然我们经历了汶川大灾,残酷的事实再次告诉国人,大自然的威力是恐怖的,但中华民族团结起来的正能量,一定能战胜灾难、减轻灾害,雅安人民、四川人民坚强、雄起!!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