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绵阳的早期革命家王右木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3-04-12  发稿编辑:景秀丽

王右木,名丕昌。1887年11月出生在江油市武都镇一个普通平民家庭。曾就读登龙、匡山书院,20岁考入四川通省师范学堂,毕业后受聘于龙郡中学堂。

1914年,他东渡日本留学。1919年春,回到阔别四年的故乡,在成都高等师范学堂任教。这时,五四爱国运动在成都正轰轰烈烈地开展着,王右木积极地投身于运动之中。1922年初,他主持创办了《人声报》,明确宣告自己办报的宗旨是:“直接以马克思的基本要义,解释社会上的一切问题。”《人声报》的出版,为四川革命运动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当年春夏之际,王右木领导组建了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四川教育界爆发的争取教育经费独立的群众运动中,他被推选为这场运动的总指挥。他勇敢地领导教职员工和学生罢课、请愿,指导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成为运动中的骨干,还发表《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宣言》,号召教职员和学生积极行动起来,这个运动得到重庆、南充、泸州等地的学界通电声援。在王右木的领导下,教育经费独立运动取得胜利。

这年冬,成都地方团组织遵照团中央关于团的工作应向劳工方面发展的指示,派团员深入工人之中开展活动,王右木换上工装,和几十名工人结成知心朋友。在王右木和全体团员的努力下,先后建立起20余个行业工会,为正式成立统一的成都工会准备了条件。1923年5月1日,在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的领导下,正式成立了成都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成都劳工联合会。

这时,马克思读书会会员已发展到90余人,流动听讲的达百余人,团员的人数也发展到30余人,为中国共产党四川党组织的建立准备了条件。1923年8月上旬,在中共"三大"召开后不久,王右木到上海去拜访了恽代英,得到了关于在四川建立党组织的指示后,他急忙返回四川,在成都召集全体团员,传达了党的“三大”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及党中央批准在四川建立党组织的决定。在国共合作问题上,一些团员对国民党在四川的表现是很不满意的,几乎一致反对国共合作。王右木认为这是党中央的决策,应当遵守党的纪律。他向大家反复讲解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策略问题,阐述国共合作的意义,提出要以大局为重,贯彻中央决议。他还以身作则,带头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年秋天,王右木在团员中选拔了一批优秀分子,秘密组成中国共产党成都独立小组,直属中央领导,王右木暂任书记。年底,中共中央正式任命王右木为成都党组织的书记。

1924年夏,王右木去广州参加党的重要会议。会后,为节约路费,同时也想沿途实地考察,他从广西、贵州步行回川。中秋节前夕,他在贵州赤水县土城给家中和同志们写信,说他不久就要回到成都。得悉王右木即将返蓉的消息,同志们互相转告,十分高兴。可是,从那以后,再也没有看到王右木的身影。党组织和同志们十分关心,四处打听,均无下落。后来才知道他是在贵州土城被当地反动派杀害,时年37岁。

1952年9月18日,毛泽东主席亲笔为王右木烈士家属签发了“光荣纪念证”证书。

为纪念王右木烈士,江油市在武都镇建立了王右木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供后人悼念、观瞻。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