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过宁波的人,大都要到奉化市的溪口去看看,这不仅是因为它是蒋介石的故乡,更重要的是因为这里的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才荟萃。以溪口雪窦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球生态500佳——藤头生态旅游区两“4A”景区为龙头,以蒋氏遗迹、弥勒佛文化为特色,以和谐的亭下湖景色、溪口国家级森林公园、斑竹自然生态保护区为衬托,以纯朴的山城乡民文化为点缀,这些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是导游小蒋所说的那番话,让我对溪口的故事有了一些了解,说出来大家听听,也算承受我走了一趟溪口。
溪口是蒋介石的故乡,导游一开始就介绍说:“我姓蒋,大家就叫我小蒋好了,今天我小蒋要带着大家去看老蒋了。”一句话把大家都逗笑了。然后,她又介绍说,溪口有著名的三光:一是溪口的芋艿头光。说起溪口的芋艿头真是名扬天下,它不仅个大面光,而且还以味道滑润而闻名。到了溪口要是没吃上芋艿头,算是白跑了一趟;二是这里的水蜜桃面光。据说这里的水蜜桃被国务院研究中心在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命名为“中国水蜜桃之乡”,吃过这里的水蜜桃的人,对它的美味都会赞不绝口。导游告诉我们,这种水蜜桃色白、皮薄、肉软、味甜。到了水蜜桃成熟的八月份,吃之前既不用洗也不用剥皮,只要用一根吸管插进桃里,然后一吸到底,最后只剩下一个桃核和一张桃皮。导游的话让大家垂涎三尺,但因为已经过了桃子成熟的季节,无缘尝到溪口的水蜜桃。但愿哪位朋友,明年去一定替我尝尝。
介绍完这两光之后,导游启发大家“还有一光是什么?”我马上举手抢答,是蒋介石的脑袋光光,大家都笑了,导游说,答对了!
还有给我留下印象极深的便是溪口的千层饼,说起千层饼,导游还真费了一番口舌,给我们讲了一个挺有趣的故事。
话说溪口三里长街最早开设一家酥饼店,老板是个很会经营的里手。宁波知府里的府台老爷与这个老板是少年同学,算得上是旧交了。每当府里遇到大事小情,需要置办点心之类的事,府台总是吩咐手下的人到溪口老朋友的店里去买。
有一回,府台老爷的千金要出嫁,需操办几十桌的酒水,溪口酥饼店的老板得知后,盘算着如何将宴席上的点心全部包下。这样既可以表示老朋友的深情厚意,又可以让宴席上的宾客们尝尝他店里酥饼的味道。于是他跑到宁波,直奔府衙,拿出五百块银元,作为礼金呈上,并说明来意。府台老爷担忧他店里的糕点摆不上台面,便笑道:“难得你一片友情,不必了,不必了,我已托人办妥。”老板马上说,老爷你放心,我会精心给你加工,到时候包你满意。
老板回到店里,召集店员商量如何做出上等货来。佳期将到,店主便忙碌开来,老板亲自到店加工。然而,府台女儿出嫁,办的酒水到底有多少桌,连府台老爷也说不清楚,需要多少酥饼难以确定,店员们连续几天日夜加工,累得精疲力尽,渐渐支撑不住。这时老板又要亲自去宁波送货,只好把配料等活交给二传手办理。这个二传手是个阳奉阴违、欺上瞒下、上捧下压的人。老板在时,干得相当卖力,一旦老板不在,他就摆起比老板还要大的架子,把那个进店不久的小徒弟累得要死,他自己却在铺上睡懒觉。
小徒弟看在眼里,气在心头。心想,老板到宁波拍马屁去,二传手又不干事,我也不干了,大不了把我赶走。于是,偷偷走到门边,靠在门板上打瞌睡。
直到天快亮,老板将要回来提货,小徒弟心里急得慌,连忙起来,按照二传手的办法配料。在倒油时,心里一急,不小心将菜油瓶打翻,弄得满地是油,他在房间里找遍,再也找不到菜油了,酥饼不放菜油,味道一定不好,万一老板查起来,不给活干倒也罢了,可这批货是给宁波知府老爷家做的,弄不好要吃官司,情急之中,他发现灶头有瓶麻油,便不按配料规定,将麻油当做菜油倒在面粉里,待二传手醒来,他已经开始揉粉加工了。
老板从宁波回来,顾不得酥饼的味道,装上车,直奔宁波,送到府台举宴的客厅,取出饼来,往桌上摆放,府台老爷走过,取过一只尝了一口,大声说:“好吃,好吃”,你这些货比前面拉来的味道好,为什么前两批酥饼不做成这样呢?”
老板笑道:“哪里会不一样?”说着,抓过一只饼尝了一口,果然味道挺好。
那老板回店后,查问了一整天,终于查出了小徒弟用麻油代替菜油的事。小徒弟如何处置先不提。
从此,这个老板就以麻油取代菜油配料。并将酥饼店改成“千层饼”。
现如今,在溪口,几乎家家户户都是现做现卖“千层饼,游客们看到溪口的芋艿头太大,不便携带,水蜜桃又容易腐烂,只好各自都买了千层饼回去馈赠朋友了。至于好不好吃,尝尝便知了!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