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些关于日本地震的报道,对比三年前自己经历的地震,悲愤心痛不已。
缺乏灾难教育的我们,在突如其来的灾难来临时,丑态百出,甚至太多人因为恐惧,自己跳楼身亡。我们从来不知道居民区周围一定要设置避难所,或许在中国,这样的设置也只是理论上的。我们从来不知道应该怎么自救,更别提怎样帮助别人。有钱的一走了之,有物的哄抬物价,心痛啊!
重建的项目很多,大量资金涌入。新北川规划布局明确规整合理,有优秀的建筑设计,有让人惊叹感触颇深的美丽,但是剥开那些面纱,回到事情本身,许多设计都太清高遥远,用一种强势的带有一点政治倾向和商业化的认知改造了这个地方,缺少了人文细节的关怀。花了一下午走完了全程,我一直感叹建筑的精美,景观的大气,从开发模式和商业定位上我不自觉的把它和乌镇甚至新天地对比,但是却总是不能让我忘记曾经那个已经成为废墟的小镇。关于那个镇的回忆已经全部成为历史。说到细节设计,因为日本是多地震国家,出于岛国的危机感,所以日本的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灾难发生时的避险能力。下水道盖可以变成临时厕所、座椅靠背可以当护具、老师懂得要怎么保护学生、居民懂得怎么有序的自救、没人惊恐失措,一切井井有条。
很多时候无知才造成了恐慌,教育教给我们的实用价值太少,道德教育才决定个人素质。在升学和就业压力下,不择手段的“教育”,荒废了太多人的良心。但是这不仅仅是教育系统的责任,而是所有为人父母和即将要为人父母的人的责任,以及为这些人提供生存环境的人的责任。
没有人生来就懂得善,需要引导和更重要的言传身教。中国人喜欢报喜不报忧,逃避责任,所以我们从小知道的是地大物博,五千年灿烂文明,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但是伤疤不揭开,伤就永远不会好。腐朽从内部侵蚀,高楼也会轰然倒地。而日本接受的是危机教育,不论优劣,至少有很多值得学习的。
最近在想,安全感不是拥有了些什么,而是不再害怕失去什么,只有足够勇敢才能真的安全。
希望所有善良的人一切加油。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