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我省制种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迈进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3-08-28  发稿编辑:景秀丽

四川经济日报讯 (记者 庄媛) 近年来,我省各地在制种业生产经营机制上不断探索创新,并取得成效。由于不断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和加强基地管理,“川种”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我省制种面积、产种量、调种量、出口量近年来均持续保持全国第一。

根据“2012年—2020年四川省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我省今年进一步地科学布局制种基地,一个以成都、绵阳、德阳、眉山为核心,泸州、巴中、遂宁等为辅助的制种优势保护区已具雏形。共规划了24个核心基地县,推进种子生产向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迈进。

肩负着全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龙头”责任的成都市,以深化“大园区、小业主”、“大园区、大业主”等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公司+基地+专合组织+制种大户”的园区化发展路子,逐步形成了“一企业一园区”的现代种业发展格局。有关调查数据表明,去年凡采用“大园区、小业主”水稻规模化制种的基地成本,要比一般基地成本低9个百分点。

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从长远发展看,我省应充分整合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在投入上向制种基地建设倾斜,打造一批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的现代种业制种基地,提高基地农户的制种效益,稳定基地面积。

据了解,我省制种产业带以川西平原为核心,包括成都、德阳、绵阳、眉山四市,辐射川中、川南、川东北等地区。近日,农业部认定了首批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我省绵阳市和梓潼、罗江、彭山、东坡、邛崃、安县、江油、泸县共1市8县(市、区)榜上有名。这9个国家级制种基地市、县的认定,让四川在国家级水稻制种基地的占有率达到了29%,居全国第一。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