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联村帮户解民难 深入企业促发展


省经信委扎实开展“解民难、听意见、受教育”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3-08-27  发稿编辑:景秀丽

今年6月18日,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为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精神,7月初我省正式启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党的群众路线没有捷径可以走,不是纸上写写、嘴上说说、墙上挂挂的空理论,必须深入到企业中、群众家中,了解实实在在的问题。”全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一个多月的时间,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严格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注重实践,多次走入灾区群众家中面对面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困难,进入企业倾听他们发展中所面临的瓶颈。

带着感情“接地气”

接地气,才能真实了解群众疾苦,才能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得知省委安排部署省经信委对口联系帮扶汶川县威州镇七盘沟社区后,委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对七盘沟社区受灾情况进行查勘,了解受灾群众最紧迫的需求,第一时间拿出详细帮扶方案并抓紧落实。

8月14日至16日,连续3天,顶着烈日和高温,省经信委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分三批近300人次,到七盘沟社区与群众同吃同劳动,帮助受灾群众清理室内室外泥石流淤泥。在烈日和酷暑下,机关党员干部放下身段,操起农具,忘记性别、忘记职务、忘记年龄,自觉甘当一名普通劳动者,心甘情愿接受教育和锻炼,实实在在“接地气”。当地群众当着省经信委干部职工的面说:“以前只看到干部坐着车子下基层,今天你们是操起铁锹掏污泥,变化太大了。”领导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清淤,释放出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能量”。

在关注灾区群众困难的同时,省经信委也不忘关注其他地区的工业发展,走基层、进园区、入企业、访百姓,问需求、征意见、解难题,省经信委干部职工深入各地调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尤其是企业的意见,帮助解决企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一个产业政策的前置确认,帮我们减免了88万元的关税。”8月23日,宜宾惠美精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政办公室主任吴明告诉记者,企业已收到成都海关驻宜宾办事处的减税答复,正式通知即将下发。而就在一个月前,公司还为不知道相关优惠政策及具体办理程序而发愁……针对惠美精纺的困惑,省经信委迅速跟进,根据产品即将到关的特殊情况,创新服务方式,简化办事流程,3天内就向企业出具了产业政策确认书,使企业享受到了优惠政策。

作为对接企业的省级部门,省经信委将企业作为最直接的基层,将征求意见、查摆问题、边查边改作为强力推手,喊响“企业第一、基层第一、群众第一,理念创新、工作创新、服务创新”。他们组建了15支调研组,分赴21个市州、39家直属单位、94家企业等开展大调研,与200多名基层干部、企业负责人和困难职工面对面沟通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通过“接地气连民心”,凝聚支持工业、服务发展的人气和合力。

带着诚意“找问题”

照镜子,就是为了发现身上的问题和污垢。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省经信委打破“讳疾忌医”的心理,坚持“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围绕中央提出的“四风”22种表现和省委提出的9个方面问题,拜群众为师,问诊于群众,问症于基层,问症于企业,问政于社会,带着诚意找问题。坚持开门评风,开展民主测评,进行个别谈话,开展交心谈心;着力深入调查研究,开展座谈交流,收集基层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通过书面问卷调查,设置意见箱、热线电话,开设网上意见征集平台,邮寄发放问卷调查表等形式,收集“四风”表现和建议。活动中,共发放问卷调查征求意见表2000余份,与200余人进行谈话征求意见,共收集各种意见建议70余条。

目前,省经信委党组已将收集到的意见在全委处级以上党员干部中进行了通报,并组织了两次大讨论,要求在下一步活动中逐条对照检查,自我剖析,制定措施,认真整改。在征询七盘沟社区受灾群众意见中,老百姓直接说:“这样的活动希望能坚持多搞,希望领导们坚持多到最底层了解情况,为老百姓办实事。”

带着责任“解急难”

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做到“民有所求、我有所应”,这是宗旨意识的最质朴体现。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省经信委始终按照“三第一、三创新”(即“企业第一、基层第一、群众第一,理念创新、工作创新、服务创新”)的郑重承诺,把宗旨意识升华到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实践过程中。

7月7日至11日,全省遭遇持续特大暴雨,导致阿坝州南部电网大面积停电,供电全面瘫痪,作为州内重点工业企业的阿坝铝厂供电负荷由33万千瓦下降到15万千瓦。如不尽快增加供电负荷,将导致生产线瘫痪,经济损失可能达上亿元。为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尽快恢复阿坝铝厂供电,7月12日,省经信委电力处及时派出熟悉业务的人员赶赴现场,查看灾情,了解具体情况,分析研究增加阿坝铝厂供电负荷的方案。

在各方努力下,丹景-聚源输电线路提前投运,映秀湾、耿达、渔子溪水电站机组轮流发电,阿坝铝厂供电负荷逐步恢复。到7月31日,阿坝铝厂全面恢复供电。在阿坝州洪灾和泥石流连续爆发、电网供电十分困难的条件下,省经信委大力协调,各方共同支持,将阿坝铝厂的损失降低到最小,为阿坝州工业战线抗洪救灾作出了努力。

了解到七盘沟社区群众断水、断电、缺救急资金后,省经信委立即号召全委党员干部和直属单位向灾区群众献爱心,在很短时间内,就筹集到资金50万,并立即转交受灾地政府,用于帮助灾区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同时,省经信委还积极发动企业援助灾区,很快募集到药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一批,以及水泥550吨、钢材23吨、各种管道4700米、电缆2000多米,总价值超过150万元。

通过省经信委的努力和协调,目前,受灾社区已基本达到了入住条件,受灾群众已搬离临时居住点,回到自己家中。

“省经信委的帮扶行动快、支持力度大、工作扎实、最‘接地气’,让我们看到了省级部门的好精神、好作风。”威州镇和社区干部反复强调说,正是由于省经信委迅速、有力的帮助和支持,才为当地党委政府做好群众安抚工作、及时组织回迁奠定了良好基础,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群众、为基层、为企业“解急难”,省经信委不图一时之名、不贪一时之功,更强调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对口扶贫广元朝天区,该委积极选派年富力强的干部到地方任职,出人出力出主意帮助朝天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结对帮扶甘孜州康定县新都桥镇东俄洛三村,该委派干部到地方挂职,并组织对该村困难党员进行慰问,协调资金100万元为每户群众安装风光一体发电设备,解决藏区群众用电问题;支援雅安地震灾区产业恢复重建,党员干部捐款超过100万元,并下派一名干部具体负责工业项目的推进和落实。省经信委正是通过这些实招,认认真真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

遵循科学“抓长远”

“俯身接地气,抬头谋长远”——省经信委用实际行动对这两句话作了深刻诠释。对口帮扶七盘沟社区,该委不仅对群众当前最关心、最急需、最紧迫的问题作了条条梳理、一一落实,更把受灾群众如何重建家园、安居乐业想在了前面。该委组织力量和人员,对受灾群众实施心理辅导和情绪疏导,帮助群众重树信心,自主自救,共渡难关;积极帮助搞好社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社区管理规划制度,谋划建立长期点对点联系帮扶。

谋全局,才能谋一域。省经信委肩负着工业强省、产业兴省的巨大责任,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坚持把这一历史责任贯穿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以培育发展万亿产业、千亿园区、百亿企业的“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发展;加强七大优势产业培育,强化发展责任,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加快重点项目推进;贯彻落实全省推进产业园区发展大会精神,加快推进“51025”重点产业园区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推进“4·20”芦山地震灾后产业园区恢复重建。

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省经信委正加快把活动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开展规章制度“废改立”行动,把活动中好的做法和经验上升为制度性成果,用制度约束干部、规范行为,建立起规范权力运行的长效机制,真正做到“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教育实践活动见成效”。(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李春梅 闫新宇)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