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绵阳市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离任生态审计,制定出台了《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离任生态环境审计评估试点指标体系》,先后在三台县、梓潼县、仙海区开展了党政领导干部环境责任审计,警醒和倒逼县市区党政负责人算好“生态账”。
离任审计“一把手” ,“生态账”背着走。绵阳市率先试点的离任生态审计,以制度环保为“出发点”,以抓“关键少数”为“落脚点”,通过指标细化减少自由裁量,生态空间、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等6方面32项评估指标全覆盖,成立市离任生态审计评估专项工作组,联合环保局、审计局、目督办等16个单位,以工作组调查与群众测评相结合的方式对环境打分,评估“一把手”在任期间地方环境发展趋势,以总体得分为标准判定在环保方面是否履职尽责,并且记入档案,作为选人用人、追责问责的数据支撑。
若只考虑到离任生态审计在选贤任能方面的成效,那么就本末倒置了。审计的目的其一是提出环境问题,促成问题解决,以通报问责案例倒逼责任落实,让领导干部不得不重视环境保护,不得不落实环保责任,运用政府国家机器,珍惜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其二警示作用。不仅唤醒了地方“一把手”的环保意识,还传递了政府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和人文主义。
当今中国及地球环境不容乐观早已不是夸大其词。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这是全球面临的未来灾难;大气污染,地下水污染、土地污染,充斥着神州大地,阻碍了中华民族努力奋进的前进道路。尽管近年来党和政府多次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大气治理的计划,但是效果并不显著。对于政府部门,如何发挥更为有效的监管成效是探索的方向,此次以绵阳市为典型的离职生态审计制度,就是用实际激发了在环境治理中,政府职能的充分发挥,使得政府这一庞大的国家机器更为有效的运转,降低摩擦损耗,提高效率。
以“离任生态审计”增加环保“额度”,将环保落实到实处,净化我们生活的环境,恢复环境平衡,为我们自己,更为后代创造更加清新清洁的生存环境!(刘一禾)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