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西部地区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推进活动在绵阳举行。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副司长杨海燕、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高晓宇出席并讲话,副市长刘强致辞。
会上,相关部门机构先后发布了《核医疗产业专利导航报告》《四川省低空经济产业标准稳链分析研究报告》等,分享企业从专利布局到产业化落地的经验,为中小企业提供可借鉴路径,并成立了四川省轨道交通绿色智慧建造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为西部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提供支撑。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国家级四川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国家级重庆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武汉)高校服务平台、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进行了联促联动平台运营合作签约。此外,20余家企业携优质专利项目进行交流路演与主题分享,并与投资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达成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数据知识产权等多项合作意向。
近年来,绵阳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初步走出一条具有绵阳特色的专利产业化路径。截至目前,全市15家高校和20家国家级科研机构专利转化率明显提高,专利产品备案企业超800家,涉及专利超过4000件,备案认定的专利密集型产品产值超过300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累计获贷款29.5亿元,专利产业化已成为盘活企业无形资产、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的重要引擎。(记者 郑金容 张瀚巍)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