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绵阳以改革之笔绘就教育高质量发展画卷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4-09-11  发稿编辑:韩春梅

 

如果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视为一张由时代命题的试卷,绵阳给出了这样一张答卷——

在构建“1+X”办学共同体、实施“名校+”工程的基础上,形成“领航校+城区成员校+农村成员校”共同体架构,全力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带动区域教育整体发展;

 

所有县(市、区)在全省率先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认定复核工作,并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建设;

 

将信息化作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高效共享的重要方式,全面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以直播、点播、互动教学等形式开展教学教研;

 

……

 

一项项亮眼的举措,记录着绵阳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见证着绵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实步伐。

 

从有到优 学前教育普惠发展

 

“我们每学期都会发放电子问卷,让家长对幼儿园管理、保教工作、师德师风等进行反馈,家长问卷满意度能达到95%以上。”盐亭县云溪幼儿园刘筱丽园长颇为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最好的教师节礼物莫过于家长的满意。学前教育如何“扩优提质”?一次次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为刘筱丽提供了新思路。“过去我们经常讲要爱孩子,现在更要懂孩子,通过教育智慧去引领孩子成长。”

 

百年树人,始于幼学。随着城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家长们越发期待让孩子们接受更优质的学前教育。近年来,绵阳持续关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多措并举朝着“幼有优育”目标稳步前进。

 

“培训者培训”“三名工程培训”“跟岗研修”“送教下乡”……一系列举措为全市幼儿教师交流学习搭建起“立交桥”,促进了全市幼儿园在办学理念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融合发展。与此同时,科学规划幼儿园布局、根据入园需求统筹配置资源、改善薄弱园办园条件、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等学前教育普惠政策正在落地“生花”,让孩子不仅“有园上”,还可“上好园”。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如今,绵阳已有省级示范性幼儿园33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6.12%,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7.45%以上,办园质量位于全省前列,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双向交流 城乡教育齐头并进

 

去乡镇当老师?2022年6月,当江油实验学校语文老师林梅第一次看到优秀教师交流轮岗的通知时,心里有些犹豫。但面对乡镇学校缺少教师的需求,林梅还是决定前往江油实验学校彰明分校交流轮岗。

 

怀抱对三尺讲台的热爱,林梅等18名优秀教师很快投入到新学校的教学改革中。如今,曾经位置偏远、名不见经传的乡镇学校打了“翻身仗”,课堂纪律严格了,学生行为习惯更好了,当地的学生家长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这些变化。“学校附近洗车场的老板之前本来想把孙儿送去城区读书,前不久告诉我,决定让孙儿就在这里上初中。”林梅笑着说。

 

彰明分校的面貌之变,也是绵阳基础教育公平优质均衡发展的见证。

 

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绵阳肩负着为72万余名适龄少年儿童提供优质均衡教育的重任。2022年以来,全市持续深化基础教育领域办学模式、管理机制、教师人事制度等改革,创新实施优秀教师交流、优秀校长培育“双优”工程和优质学校扩容、优质资源共享“双优”计划,多个地区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优质校资源并非单向地“流向”一般校,一般校也有优秀教师走进优质校,这样的“双向流动”,才是“双优”的要义。就在林梅来到江油实验学校彰明分校的一年后,该校数学老师林显华也前往江油实验学校任教交流。“我能够把学习到的更先进教学理念、优秀教育资源带回彰明,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林显华说。

 

广筑暖居 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绵阳有18756名中小学乡村教师,自2022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周转房改造提升项目以来,累计投入市、县资金3000余万元,改造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周转房1500余套,覆盖9个县(市、区)、68所乡村义务教育学校。

 

在平武县江油关镇中心小学,校园绿树掩映,校舍窗明几净,一周前,该校教师严雪刚搬进位于这里的教师周转房。宿舍里干净整洁,沙发、电视柜、餐桌、热水器、独立卫生间等一应俱全。“宿舍配套设施很完善,可以直接拎包入住。”谈起现在的住宿条件,严雪笑容满面。

 

以心暖心,事半功倍。在扎根乡村的20余年间,严雪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学生,师表、师志、师德流淌在学生一声声“妈妈”的称呼中。严雪坚信,乡村学生与乡村教师是共同成长的,学生能够感受到对他们的关爱、指导、陪伴,“我也会一直扎根乡村,把他们都教好。”

 

与此同时,一场关于乡村教师生活保障的改革正向纵深推进——绵阳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持续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和薄弱环节整改,合理配置教学设备、图书、校舍等教育资源,近两年累计投入资金1.85亿元,切实改善民族地区、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等中小学办学基础条件。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正从梦想照进现实。

 

步入教育改革“深水区”,绵阳教育正书写着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精彩答卷。

 

起而行之,奋楫而上!(记者彭紫薇杨方彧)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