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四川农信(绵阳)“六个坚持”深入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3-01-18  发稿编辑:韩春梅

 

 四川农信绵阳办事处党委书记、主任  覃才荣

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工作。从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二十大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二字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上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理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处理好几方面关系。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脱贫攻坚胜利收官后,“三农”工作重心转向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处理好新、旧任务衔接的关系。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要全面推进,不能厚此薄彼,顾此失彼,要处理好全要素推进过程中各要素的关系。要基于共同富裕的目标在推进乡村振兴中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要聚焦薄弱环节,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四川农信(绵阳)将围绕中央、省、市对“三农”工作提出的新思路、新要求、新部署,推出新产品、新服务、新举措,紧紧围绕“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零售转型为切入点,创新金融产品和“三农”服务模式,着力满足乡村振兴多元化金融需求,举全市系统之力,聚焦四个方面,在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征程上再建新功。一是聚焦重点区域,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二是聚焦全产业链和龙头带动,助力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三是聚焦到人到户,充分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四是聚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为乡村建设引入金融活水。

坚持党建引领,在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

要持续创新完善党建与经营融合,以“金融甘泉促振兴行动”为契机,加强党政对接,做好党员派驻,通过党员示范、骨干带动,充分激发全员工作激情与活力,扎实推动金融服务“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把握关键重点。加大农业产业链支持,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1+N”产业链贷款和涉农融资担保贷款,切实满足农业产业链金融需求。二是做好现代农业转型金融服务。配合政府推动农业“大托管”,根据产业发展特点,合理配置贷款期限和利率,创新开发信贷产品,做好农业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金融服务,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三是做好农民的创业信贷支持工作。发挥农商银行创业担保贷款优势,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优化金融服务“三农”领域创业环境,帮助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创业致富。四是抓好农村大户、个体工商户、新市民、公职工薪等客群金融服务。建立客户白名单,大力推广智能小额农贷和蜀信e贷,提高农村居民和其他市场主体的可贷性和用信覆盖面。五是做好农村消费市场调研。推出新能源汽车分期、家电分期、装修贷、住房按揭贷等多层次消费信贷产品,引导农村群众适度“杠杆消费”,激活消费市场,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坚持“走千访万”,稳步推进零售服务转型。

按照“线上业务线下做”的思路,加快推动零售转型,优化服务资源配置,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内涵。四川农信(绵阳)要大力推进网格化金融服务,通过对服务辖区以支行为单位划分网格,城区横向以小区、街道为边界,逐步做到服务全覆盖。纵向以行业、协会等重点客群为目标,做好行业对接和客户服务覆盖,不断拓展服务深度。农村以支行和分理处所服务的行政村作为物理网格开展整村授信,在每一个网格内安排外勤和金融联络员互为AB岗,建立人在网中走,档在网中建,事在网中办,户户有人管,家家有维护,营销无死角的工作体系。

坚持因客而变,大力提升信贷服务质效。

开展进村入户实地走访,对客群进行分类和背靠背评议,建立完善客户基础资料,依托蜀信e智能平台,实施智能审批,自动办理,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获得率。一是抓好客群分类。对自然人按照公职人员、种植养殖户、军人及学生家庭、在外务工人员及脱贫户等维度进行分类;注册类市场主体个体经营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小微企业等维度,进行客群分类,并分类建立客户档案,依据不同客群、行业的生产、消费特点,推出定制化信贷产品。二是坚持围绕客户需求变化,不断优化产品的适配性。当前,公众在生产、生活、消费等场景中的金融需求不断呈现新特征,农信要坚持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围绕客户需求,持续推进产品额度、期限、利率、支用和还款方式等要素的灵活配置,更好满足各类客户的贷款需求。三是创新担保模式,破解贷款难。推广应收账款质押贷款、“银行+保险”等融资模式,着力解决在乡村小城镇建设、农田水利、农村土地整治、饮水安全、清洁能源、土地增减挂钩等建设项目中因缺乏抵质押物出现的贷款难题;探索研发定制化信贷产品,运用“银行+农户+企业”、“银行+农户+财政补贴”等,为产业链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推出“蜀信e贷+创业担保贷+保单质押+履约保险+农担”等组合服务,破解普通农户贷款难,着力提升金融有效供给的效率。

坚持服务民生,持续提升基础金融服务水平。

要充分认识到金融的人民性和普惠性。坚持一切从群众需求出发,一是着力推进农综站建设。完善服务站功能,有效解决边远区域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二是加强基础服务场景建设。发挥省联社建设的开放银行平台优势,依托蜀信e开办水费、燃气费、电费、学费缴纳等场景业务,让老百姓更多生活问题在四川农信手机银行得到解决。三是大力发展数字服务。加强与人社、医院、医保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建立“金融+政务、金融+生活”线上数据交换平台,通过让数据多跑,实现让群众少跑,进一步降低群众办事成本,提高在农信的服务体验。四是优化网点布局。坚持普惠性发展理念,在人口稀少的偏远区域仍要通过建设“2+N”离行式自助银行等方式,有效满足农村留守老人的金融服务需求。

坚持强基固本,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是借助科技赋能,持续提升工作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

强化服务流程技术管控,通过对员工操作过程管理,严控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开发“贷款风险分析”系统,有效提升客户经理快速识别客户风险能力,通过大数据风险前置,降低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潜在风险,减少人为干预因素影响;优化“贷后风险预警”系统,加强贷后风险预警,提升客户经理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加强信贷资金流向监测管理,前瞻性做好涉农信贷风险防控。二是加强人才建设,打造一支高效务实的服务团队。加强涉贷队伍培训。从专业知识、个人素养提升、沟通技巧、管理技巧等方面开展系统培训,解决客户经理应知应会问题,赋能科学工作方法。实施客户经理准入制度。优化客户经理进入考核办法,完善评价体系,强化考核管理,解决客户经理能上能下的问题,全面提升团队素质。打造专业团队。优化组织架构,打造小微专营团队,不断探索专业化、精英化营销团队建设,以点带面,全面实现零售转型战略。

坚持政策协同,形成同心协力促振兴合力

必须看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从财政、金融、碳汇土地、社会资本等多个方面筹措乡村振兴资金。财政方面,应加大公共财政资金投入。利用好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推动乡村振兴专项债规模扩大,推动乡村振兴债与其他主题类信用债有机结合。金融方面,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构建农业保险、政策性保险、国家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基金三级风险管理体系。碳汇方面,加快发展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将农村作物的绿色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土地方面,提高土地增减跨省调节机制。社会资本方面,进一步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农村自有资金,激活农村金融自循环。

初心引领航向,使命振奋人心。下一步,四川农信(绵阳)将继续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精神,深学细悟,凝聚力量,以全方位金融服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把有温度、有力度、有速度的普惠金融服务送至千家万户,用心用情用力书写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篇章。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