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强化公共法律服务 营造企业营商环境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9-08-28  发稿编辑:韩春梅

 

QQ截图20190828110620.jpg

2019年4月26日,涪城区司法局组织法律服务和人民调解人员,在杨家镇帮助企业调解纠纷现场。

今年以来,绵阳市司法局按照中央、省、市安排部署,结合工作职能,整合系统资源,采取切实措施,营造民营(外来)企业营商环境。截止目前,全市共走访园区6个,商会4家、企业228家,开展法律体检和服务活动60次,发放调查问卷335份、收回323份,召开座谈会33次,收集意见建议88条,提出法律建议73条,化解重点矛盾纠纷13件。

  一、强化统筹协调。一是局党委专题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服务民营企业工作,并成立工作小组,明确责任分工。二是制定服务民营(外来)企业活动方案,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要求。三是召开动员会议,整合系统内外力量,全力参与服务民营(外来)企业工作。四是联合市委宣传部、市信息协会、市国土资源局、西南科技大学等部门单位联合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走乡村活动,为基层群众上法制课,与民营企业主座谈,发放问卷调查表,收集企业反映问题,针对企业经营发展问题提出法律意见建议。

QQ截图20190828110628.jpg

2019年5月,绵阳市公证处与民营企业召开座谈会,并签订相关合作协议。

二、强化制度保障。一是按照《绵阳市律师行业领军人才培养规划(2017—2020年)》、《绵阳市律师行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着力培养投融资、金融证劵、知识产权、环境资源、电子商务等非诉领域人才,争取财政预算人才培养经费10万元,遴选25名绵阳律师领军人才培养对象进行培养,为35名高端律师人才发放了培训经费补助经费94000元。二是制定依法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实施意见。建立健全了充分听取民营企业意见的制度建设工作机制和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深化“放管服”的改革,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营造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法治氛围。三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要求,将法律援助、公共法律服务受理厅提升建设纳入全市25件民生实事。

QQ截图20190828110644.jpg

2019年5月 北川县司法局组织工作小组对有农民工的企业开展劳动合同普查

三、强化上门服务。一是发挥基层司法所、法律服务所接近农民工优势,上门走访农民工用工企业10746个,涉及农民工232751人,普查发现问题的农民工劳动合同5476份,因劳动合同产生纠纷661件。二是发挥普法法制宣传牵头单位优势,将劳动合同法、专利法、根治欠薪等相关法律法规纳入“法律七进”,纳入报刊网站重点宣传,共计开展宣传活动7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3.4万余册。三是动员人民调解组织主动配合相关部门深入辖区企业排查纠纷103次;深入建筑工地排查纠纷75次,深入农民工聚集地排查纠纷49次。共调解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22件,调解成功21件,涉及金额224.15万元。四是发挥律协行业作用,主办律师事务所与顾问民营企业新业务发展专题研讨会,旨在加强政府行政机关、律师及企业家三方沟通,共同研讨法律顾问服务企业化解风险新方向。五是探索提供“一对一”精准公证法律服务,召开重点民营企业恳谈会,与9家民营企业签署了《公证服务民营企业框架协议》,指派经验丰富的公证人员一对一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公证法律服务。六是发挥法律援助优势,主动受理处置涉及民营企业劳动争议、工伤赔偿、经济补偿、欠薪等案件事项1100余件。七是发挥“12348”法律服务热线“一点通”优势,接受并解答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中涉法事项咨询1800余人次。(费元吉)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