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绵阳市脱贫攻坚再战再胜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8-01-15  发稿编辑:韩春梅

 

 “今年我家可以过个好年!”日前,梓潼县许州镇栏杆村贫困户宋含明,看着通过扶贫贷款入股梓潼县栏杆养殖专合社分得的近4000元分红,笑了。

质朴的笑容,在绵州大地绽放着,在料峭寒冬里孕育着春的希望。

2020年,带领农村贫困群众走出贫困,叩开同步全面小康大门,不落下一村一户一人,这是绵阳的庄严承诺。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我市以猛药良方精准治贫,以浓墨重笔奋力作答2017大考,攻坚一年,全市3.1866万人摘掉贫困帽,完成率达101.1%,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15%,如期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年度减贫计划。

再战胜败,事关百姓信任,事关人心士气。面对脱贫攻坚战,全市上下再接再厉,善作善成,全力以赴。

完善制度

决战决胜全年目标

2017年是脱贫攻坚承上启下、全面突破的关键之年。对绵阳来说,天天都是硬仗,分秒都不能浪费。

坚决确保北川摘帽、176个贫困村退出、31519人脱贫,是我市立下的年度目标任务。

谋定而后动。只有抢抓时间开好头,方能确保脱贫攻坚再战再胜。2017年初,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发出“作战令”,落下“先手棋”,吹响脱贫攻坚“再战之役”的集结号。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36位市级领导和76个市级相关部门一把手多次赴7个县市区、520个贫困村进行专项督查,既挂帅又出征、既运筹帷幄又冲锋陷阵。

调研之后是落实。开年后的一系列高含金量政策、行动和措施直指脱贫“靶心”。《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牵头负责事项》《督查巡查工作办法》《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46条硬措施》等一批新的政策文件接踵出台。

这些方案,进一步完善全市脱贫攻坚指挥体系、责任体系、工作体系、督查体系和奖惩体系,推动“清单制+责任制+督考制”落地落实,为决战决胜全年目标提供了坚强保障。

脱贫攻坚重在精准。我市还先后多次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出动2.4万余人次进村入户深入调查,实现“应退尽退、应纳尽纳”,为因村因户施策提供可靠依据,下足了“绣花”前的谋定工夫。

精准识别

细化落实帮扶政策

春节将至,平武县铁笼堡村青岩里组贫困户赵顺金加紧装修自家房子,50米外的贫困户陈福国的危旧房改造也进入尾声。赵顺金用政府补贴养猪致富,陈福国用帮扶资金种起脆红李。即便是左邻右舍,也有不同的帮扶措施,奔的是同一个小康未来。

将有限的精准扶贫之水浇到穷根上,我市深入细致做好“扶贫政策兑现”这篇大文章,让贫困群众获得感满满——

实施产业扶贫。重点培育六大重点产业和十大主导产品,全面推广入股入社、股权分红、联营共赢等产业扶贫模式,农业产业扶贫带动1.43万贫困群众脱贫,占年度脱贫人口的45.4%。

保障住房安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263人,816套住房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并全部搬迁入住;加大危房整治改造力度,开工4548户,竣工3771户,完成率110%。

抓好兜底保障。全面落实“9+3”免费教育和15年免费教育等政策,持续实施惠及近20万人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免费午餐计划;“十免四补助”医疗救助政策全面实行,85.2万余人次贫困人口通过医疗救助政策报销或减免医疗费用受益。

改善基础设施。把交通攻坚大会战延伸到农村,建成县乡道路371公里、村道1168公里;实施饮水安全、产水配套等项目建设,解决安全饮水2.92万人;实施电网改造提升项目125个,覆盖307个贫困村。

就这样,拿真金、出政策,变漫灌为滴灌,一个个贫困村正在绵州大地迎来巨变。

凝聚合力

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扶贫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全市上下凝聚共识、下足“绣花功夫”。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我市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思维积极探索,广泛动员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共同演绎出一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精彩“大合唱”——

2017年“扶贫日”活动,绵阳从市级层面扩大到各地各行业,一举募得捐款(物资折价)8005万元,为2016年的3.6倍;“百企帮百村”行动深入开展,467家企业与445个贫困村结成对子,实现了1925人就近就业;“中国社会扶贫网”试点顺利开展,用户人数突破16万人,对接贫困需求3.2万余件,位列全国前列,社会爱心扶贫力量全面迸发。

绣花功非“取巧活”,重在务实,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我市坚持问题导向,紧扣重点,缺啥补啥,一环扣一环抓,一针接着一针绣。

2017年以来,多次深入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工作,对已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已退出的73个贫困村对照退出标准,开展逐村、逐户、逐项核查甄别。同时,对“五个一”帮扶、项目资金管理等方面开展“回头看”,并按照“归口管理、缺啥补啥”原则,及时采取措施对标补短。

工作干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1月2日一大早,三台县前锋镇杨五沟村贫困户范友菊就忙着打扫鸡舍,给鸡喂食。“我家现在养了鸡,又种了藤椒,收入见涨。”范友菊对摘掉“贫困帽”的信心十足,“感谢党委政府的帮助,我一定将日子越过越好。”

擂响战鼓,奋力冲刺。胜利,一定属于绵阳儿女! (陈伟  李灵越)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