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利用在绵高校和科研院所数量多、规模大、水平高的优势,联合辖区内14所高等院校和3所具有高等教育职能的科研院所成立中国(绵阳)科技城高教联盟,着力构建“三大体系”,实现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助推军民融合发展。(1)科技创新体系。相互开放教学资源、实验设备及平台,整合师资力量,共建研究中心,跨校组建科研团队,联合申报和承担国家重点、重大项目(课题)的研究,促进科研成果的培育,力争重大科研成果的突破。开展与在绵企业应用技术合作攻关,促进产学研用的融合。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探讨,联合举办高端学术论坛和讲座,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整合经济、社会、人文等科学优势资源,加强科技城软科学研究,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经济建设重大项目论证,提供咨询、信息和技术服务,服务科技城建设。(2)学科建设体系。发挥联盟成员特色学科优势,帮扶其他成员单位相关学科的发展,加强基础学科建设,促进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建设。明确界定与军民融合相关的核心型、紧密型、服务型专业,结合在绵高校自身特点与绵阳市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需要,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军民融合重点产业,创新开展渐进式军民融合专业建设,力争到2018年建成军民深度融合的核心专业80个、军民两用的紧密专业60个、服务军民融合的服务型专业20个。(3)人才培养体系。联合实施“卓越人才”“创新人才”“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推进教师互聘和学生跨校选课,探索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共享实践实验教学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和见习基地,着力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培养高层次研究型、高层次应用技术型军民融合人才,每年培养军民融合本科及以上毕业生3.5万余人。用好军民融合人才培养专项经费,2017年已投入320万元,计划2018年开始年均投入500万元,重点支持高教联盟成员单位的研究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