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绵阳市出台“46条硬措施”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7-09-12  发稿编辑:韩春梅

 

 绵阳市织密织牢脱贫攻坚市级“四梁八柱”顶层设计网,制定出台《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46条硬措施》,将过去碎片化、单一化的政策措施和工作进行整合,完善全市脱贫攻坚指挥体系、责任体系、工作体系、督查体系和奖惩体系,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细化落实措施、逗硬考核奖惩,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机制保障。

4条硬措施:强化指挥体系,实行挂图作战。配强前线作战力量,建立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相适应的机构和队伍,建好建强县乡村一线指挥部。建立健全县乡村作战室,本着简介实用、厉行节约原则,统筹整合现有资源,以县为单元灵活规范设置,实行挂图限时作战。同时,对“健全指挥运行机制”“完善信息管理平台”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

8条硬措施:健全责任体系,全面传导压力。细化明确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负主要责任;市委、市政府分管脱贫攻坚领导对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负直接责任;市委、市政府分管(联系)行业工作领导对分管联系行业的脱贫攻坚工作负直接责任;市联系县(村)领导对联系县(村)脱贫攻坚任务完成情况负关联责任;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牵头负责事项》中明确的事项负牵头责任;市级扶贫专项部门主要负责人与单位下派的扶贫工作组、第一书记共同对帮扶工作成效及群众满意度负直接责任;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对辖区脱贫攻坚工作负第一责任,确保年度考核位于全省片区内(外)第一方阵。

13条硬措施:完善工作体系,确保精准施策。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坚决杜绝扶贫对象识别不精准问题,层层签订承诺书。实施精准扶贫举措,区别对待、靶向治疗,量身制定贫困村贫困户差异化、个性化扶贫措施,确保政策、项目、资金等精准举措到村到户到人。切实加强驻村帮扶,落实各贫困村1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全面推广落实“六个一”驻村帮扶;统筹力量对20户贫困户以上、20户贫困户以下非贫困村分别开展“三个一”帮扶、“两结对两帮扶”,补齐插花贫困对象帮扶短板。大力发展增收产业,确保当年计划退出贫困村支柱产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至少各1个,每个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当年使用率不低于50%。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今年底基本消除“空壳村,2018年底520个贫困村都建立实体集体经济组织。多措并举促进就业,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不断提升住房安全保障,分批按期完成5297人易地搬迁任务。持续加强健康扶贫,确保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10%以内。精准实施教育扶贫,全面落实“9+3”免费教育和15年免费教育等政策,确保无一名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失学。政策兜底应保尽保,实现“两线合一”,做好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统筹衔接。管好用好扶贫资金项目,市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须在当年6月底前下达,项目完工30日内要组织验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年度支出进度要达95%以上。同时对“着力培育文明乡风”“及时回应解决群众诉求”作出要求。

8条硬措施:深化督查体系,推动工作落实。明确市领导每季度到联系县市区、贫困村开展1次调研督导;各县市区四套班子成员每年对所联系贫困村开展督查指导不得低于6次;县市区主要负责人每年不低于2次、分管负责人不低于4次直接进村入户暗访。市级设立7个督查组,实行组长负责制,赋予督查组“可直接向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报告督查情况,向有关单位提出问题整改意见;对发现问题严重或整改不落实的,可直接向市县纪检监察机关建议,启动问责程序;可直接向市委建议相关市管干部调整处理,对科级及以下干部作停职、免职或岗位调整处理”等职权。各督查组分别负责一个县市区,每月至少开展1次督查,年全覆盖督查贫困村及20户以上非贫困村,走访贫困户不得低于总户数60%。市脱贫办建立问题台帐,点对点反馈给有关县市区或市级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实行限期整改、销号管理。

13条硬措施:建立奖惩体系,严格逗硬执行。明确“未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脱贫弄虚作假”“年度考核排名靠后”“重要指标未达标”“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不精准”“扶贫专项实施不精准”“‘六个一’帮扶不精准”“未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受到通报批评”等9种问责情形。问责方式上,主要是对县市区党政(市级部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进行约谈、谈话诫勉、书面检查或通报批评,按程序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直至免职。问责结果运用上,明确对受到问责的领导干部,一律取消当年年度评先评优资格,6个月内不得提拔或者重用。对受到问责的,扣减问责对象10%-20%年终目标考核奖。同年度同一单位如有10%以上人员被问责的,扣减问责对象所在单位10%的年终目标考核奖。其他问责对象使用范围上,明确了因专项工作突出问题受到上级问责的,由分管行业的市级领导向市委常委会作检查。对市级派驻的第一书记、帮扶干部、农技员、有结对帮扶任务的责任人及其他有脱贫攻坚任务的责任人,按干部管理权限参照对县市区党政(市级部门)主要和分管负责人问责情况问责。同时,提出了“鲜明激励导向,宽容失误失败”的具体办法。(政务网)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