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永不停歇。今后五年,是绵阳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实现全市人民热切期盼的小康梦,推动国家科技城突破性发展,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勇立潮头、奋勇向前。
五年发展关键
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工作取向,始终做到“三个坚持”
坚持创新驱动军民融合
坚持“两化”互动城乡统筹
坚持深化改革全面开放
保障措施
全面从严管党治党
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城和幸福美丽绵阳,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们必须担负起从严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绵阳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凝聚改革发展强大合力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始终拧紧“总开关”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加强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
重大机遇
★中央省上寄予厚望
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绵阳争当创新创业“领头羊”、军民融合“排头兵”
省委、省政府要求绵阳发展得更好一些、适当快一些,在“两个跨越”中走在全省最前列
★多重战略机遇叠加
绵阳正面临创新驱动、军民融合、“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以及成渝城市群联动发展、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
★自身优势更加凸显
军民融合步伐加快,创新创业活力迸发,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高端产业不断壮大,经济增长新引擎新动能加快形成,绵阳发展已处在蓄势突破的临界点
经济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始终保持好于、快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发展
●GDP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迈上两千亿台阶
●产业迈上中高端,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两新”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到60%、40%以上,继续保持全省领跑态势
主要目标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
●提前一年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法治绵阳建设全面推进
●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人民权益有效保障
●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
●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75平方公里,城市集聚辐射功能明显增强,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成果
●构建起绿色发展“七大体系”,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
●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全面加强
●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内政治生活更加严肃,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良好的政治生态更加巩固
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落实省委治蜀兴川方略,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工作取向,坚持创新驱动军民融合、坚持“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坚持深化改革全面开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和党的建设,在全省率先次级突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城和幸福美丽绵阳。
创新驱动军民融合实现新突破
●高质量完成全创试验,军民融合产值实现翻番,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先行市和军民融合示范市
●科技城加快建设,集中发展区主体框架基本形成、核心区基本建成,打造一座创新之城、活力之城、希望之城
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成熟定型
●西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体系更加健全,建成西部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今后怎么干 看这七方面
深入推进全创试验,加快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先行市和军民融合示范市
突出创新驱动、军民融合主线,以做大做强军民融合产业为目标,以体制机制改革突破为重点,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着力构建“五大体系”,实现动力转换重塑,走出一条以军民深度融合为特色的全面创新之路
○着力构建创新转化体系
○着力构建产业培育体系
○着力构建人才集聚体系
○着力构建开放合作体系
○着力构建金融服务体系
深入实施“两个一号工程”,加快发展现代产业
强力推动产业高端发展,形成三次产业相互融合、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全力发展“两新”产业
◆做大做强特色园区
◆培育壮大骨干企业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强力发展电子商务和“互联网+”
◆突出发展全域旅游
◆统筹发展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现代物流、会展服务、养老健康等现代服务业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结构调整
◆优化生产方式
◆创新经营体系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建成西部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牢固树立“对内靠改革、对外靠开放”理念,加速释放改革红利,提升经济开放度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突出抓好“一提一创一培”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深化农村改革
◆深化投融资改革
◆统筹推进生态文明、民主法制、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体制、党的建设制度和纪律检查等领域改革
○积极主动发展开放型经济
◆大力招商引资
◆做强开放平台
◆深化区域合作
○加快构建开放合作大通道
深入实施“美丽绵阳”工程,加快推动城乡共同繁荣
坚持“两化”互动、“四化”同步,加快构建现代城乡体系,推动城市变景区、乡村更美丽,促进城乡相融互动、协同发展
○加快建设现代城镇群
◆做靓做强中心城区
◆做特做优县域城镇
○着力打造美丽乡村
○促进县域竞相发展
◆加强分类指导
◆强化内生动力
◆壮大民营经济
深入实施“幸福绵阳”工程,加快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全面落实惠民政策,全力办好民生大事,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众志成城打赢脱贫攻坚战
◆聚焦“三大片区”
◆突出着力重点
◆形成攻坚合力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实施积极就业政策
◆发展教育事业
◆实施健康绵阳计划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共建共享精神家园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强化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推动生产生活绿色转型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加快建设法治绵阳
把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着力构建法治良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深化法治建设
○创新社会治理(本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