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我市发布新能源汽车五年规划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5-05-25  发稿编辑:韩春梅

 

本报讯  日前,我市发布《绵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确定在未来五年内,围绕“一个基地”的快速建设,“三个领域”的协调发展,“四大工程”的大力实施,实现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产业化、产业规模化、产品本地化、空间集聚化发展,到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总产值1000亿元,努力把绵阳建设成为国家节能环保型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

“一个基地”包括,在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启动区建设一个发展新材料、新动力技术、新工艺、车联网、操作系统、位置服务、信息安全、防撞系统等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应用技术研究基地。
在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一个年产15万台电动公交车、城际客车、乘用车、专用车等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在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启动区建设一个年产10亿安时的国家级新能源电动汽车锂电池生产基地;在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启动区建设一个年产35万台套电机的国家级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机生产基地;在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启动区建设一个年产35万台(套)的国家级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控生产基地;在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启动区建设一个包括新能源汽车各种路况体验、新能源汽车展示、新能源汽车娱乐等项目的国家级新能源电动汽车体验基地。

“三个领域”指整车产品领域、关键零部件领域和充(换)电设施领域。

在整车产品领域,我市将重点开发、批量生产高性价比、安全可靠、经济环保、维护方便的纯电动乘用车(含家用轿车、出租车、公务车)、电动城际客车、公交车、纯电动市政工程车和专用车(含绿化、环卫、邮政、旅游景区等)及LNG重型卡车等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并着力实现整车产品高可靠性方面的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

在关键零部件领域,将重点开发、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机、传感器、控制器、电动制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发展电驱动系统、电驱动动力总成等集成化产品,并开发出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的不同材料系的车用动力电池组,形成标准化、通用化和规模化的供应能力。

在充(换)电设施领域,将重点发展充电机(智能充电桩),标准化智能充(换)电站,电池即插即用、快插快换模块,电池更换机械设备,智能充电系统等,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智能服务系统,形成产业化。

“四大工程”指技术创新工程、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充(换)电设施建设工程和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程。
技术创新工程建设,我市将鼓励企业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建立和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如支持现有省级技术中心完善和提升实验设施及条件,以企业为主体建立新能源汽车研发平台,鼓励和支持企业与在绵国防科研院所及国内外高校院所联合开展新能源汽车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建立成果转化产业化平台;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培养,共建国内一流的电动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实验室、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形成产学研用合作平台等。

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将根据绵阳优势,突出重点和特色,在智能充换电系统、车联网应用领域,建立新能源汽车试点应用标准。

充(换)电设施建设工程,制定出台绵阳市全域充(换)电设施建设规划。从2015年起,市政规划和小区建设必须把充电系统纳入城市市政规划、建设和验收;加强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沿公交站(点)、城际高速、国省交通干线、重要交通节点、大型停车场和居民小区等区域试点建设一批电动汽车标准化智能充(换)电站、充电桩等配套设施。
积极推动有线、无线充电技术模式的示范应用。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程,将以基础设施网络化、一体化为重点,分地域实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程。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