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自贸区融资租赁业发展迅速
截至1月底,上海自贸试验区共新设外商投资融资租赁企业38家,占上海全市同期新设融资租赁企业总数的81%。融资租赁是集融资与融物、贸易与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现代交易方式,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投资是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完成的,融资租赁与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共同构成了世界金融市场的5大支柱。今年春节期间,上海市工商局自贸试验区分局集中核准了一批融资租赁类企业,确保由运胜租赁有限公司投资设立的9家飞机融资租赁项目子公司能在节后第一个工作日拿到营业执照,顺利开展业务。
★ 江西为县域经济“松绑减负”
日前,江西省以“省直管县”试点作为突破口,深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最大限度地为县域经济发展“松绑减负”。争取到2017年,县(市)财政总收入基本实现过10亿元,一半以上县(市)过20亿元,2至3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突破,每个县(市)集中形成2至3个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城镇功能优化完善;城乡居民收入基本实现翻番,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有条件的县(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 新疆兵团援疆项目完工近99%
2013年,兵团对口援疆项目199个,完工率达到98.99%,对口援疆“飞地经济”试点工作取得突破。“飞地经济”是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2013年,兵团援疆办与北京市援疆前方指挥部、十四师、八师协调沟通,启动实施兵团首个“飞地经济”产业园区。目前,已有6家央企和32家北京市知名企业计划落户园区。
★ 黑龙江多举措盘活林下经济
日前,《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正式实施,预计到2020年,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年生产总值将达到1500亿元。《规划》根据黑龙江省地域特点布局了林菌、林果、浆果、林药、林业养殖、林业蔬菜、种苗花卉7大建设重点,以走高端引进之路、走盘活求强之路、走科技支撑之路、走创业发展之路为发展路径。到2020年,黑龙江省林菌产业的产值预计达到400亿元;林果产业产值实现450亿元;林药种植和加工产值达到250亿元;林木种苗花卉业产值达到150亿元。
★ 深圳寿险保费同比增长19.73%
2013年,深圳保险市场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68.76亿元,同比增长16.82%。其中,寿险公司保费同比增长19.73%,增速位居全国第三。截至2013年末,深圳共有保险公司法人机构17家,各类保险经营主体69家;保险公司法人机构资产总额达1.9万亿元。在业务结构方面,产险市场非车险业务占比32.96%,寿险市场新单期交占比38.60%,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保险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
★ 内蒙古精准扶贫到村到户
内蒙古今年对全区还没有得到扶持的2834个贫困嘎查(村),实施“规划到村到户、项目到村到户、干部到村到户”的“三到村、三到户”工程,做到扶贫开发工作全覆盖。今年内蒙古力争再减少40万贫困人口,使贫困人口的年人均收入增长15%以上。通过用扶贫资金担保、贴息等措施,金融部门按照1∶10的比例放大规模,为贫困户发放扶贫富民贷款,用于贫困户发展增收产业,实现资金直接扶持到户;在试点旗县开展贫困户小额贷款业务,解决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资金短缺的问题。
★ 山东投2228亿元帮企业技术改造
山东省充分发挥技术改造“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力度,推动转型升级。根据2014年企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导向计划,今年山东省将投资2228亿元,帮助企业进行重点技术改造。今年,围绕新兴产业的“八大领域”,山东省优选出410个新兴产业项目,总投资768.5亿元,分别占计划总数的38.8%和34.5%,着力培育山东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
★ 青海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
据青海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青海将加快进出口结构调整,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利用青海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相连,以及与中亚地区人文、区域、资源、民族习俗相近的优势,积极开拓中亚、南亚、中东、俄罗斯市场,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争取本省特色产品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时,发挥现有开放平台的作用,今年将继续承办“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暨丝绸之路经济带绿色食品及用品展览会”、“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暨丝绸之路经济带地毯展览会”,努力将青海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基地和重要支点。
★ 沈阳首免服务业排污费
沈阳市从现在开始调整环保排污费征收范围,今后除噪声扰民、使用锅炉燃烧设备等5种情况以外,对全市13类服务性行业不再征收环保排污费。这将使成千上万的商家受益,这项改革目前在全国尚属首创。各类小微服务性行业的排污费征收将进一步得到规范,只有属于如下五种情况方可征收排污费: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汇水区范围之外向水体排放废水的;噪声扰民,且经测试噪声超过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使用锅炉等燃烧设备的;有喷漆工艺的;涉及危险废物及核与辐射的。
★ 江苏苏州打造“全球维修中心”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聚集着众多世界500强企业。从去年至今年1月底,苏州工业园区全球维修产品进出口金额已超过1亿美元,成为苏州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新亮点。全球维修业务,就是境外非‘中国制造’产品在中国境内的维修服务。1年前,打造“全球维修中心”这项工作率先在苏州试点。为此,苏州检验检疫局以在苏州工业园区设立全国首个“检验监管综合改革试验区”为载体,积极探索“全球维修业务”监管模式,这对苏州在承接国际产能转移和加工贸易升级上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 湖北枣阳打造农产品加工中心
湖北枣阳抓住国家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业的政策机遇,今年出台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三年倍增计划,力争到2016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700亿元规模,成为中南地区小麦加工和集散中心,实现枣阳向农业强市的跨越。近年来,枣阳市坚持“三农”工作、县域经济两篇文章一起做,农产品加工产业迅速崛起,跨入全省前列,成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区,规模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42家,中兴集团、雨润集团等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纷纷落户。去年,枣阳农产品加工产值净增51亿元,达到347亿元,份额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51.4%。
(本报记者 邹晓艳)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