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5)日,全市秋季秸秆还田示范技术现场会在安县秀水镇龙泉村举行。现场,几台收割机分别在不同的地块来回穿梭,不一会儿就将大片的稻谷收割完毕,并同时完成了秸秆还田和翻地,让现场观摩学习的村民赞叹不已。
机收还田仅是此次推广的秸秆还田技术之一。在机收田块对面的田里,10多位村民正在往田里铺秸秆,并列的4块田里分别竖立着“稻草覆盖翻耕莴笋栽培示范现场、秸秆做基料育苗示范现场、稻草覆盖免耕莴笋栽培示范现场、稻草覆盖免耕秋洋芋示范现场”4块牌子。田边,农技专家正在给农民作指导。“这几项技术都是秸秆覆盖还田技术的衍生。”农技专家告诉记者,水稻秸秆相较于油菜秸秆更容易腐烂,将秸秆直接覆盖在莴笋、秋洋芋等作物上面,要不了多久就可以腐烂变成肥料。
据了解,今年小春收割时,秀水镇广泛推广秸秆还田新技术、新做法。秀水镇副镇长陈道彬介绍,全镇今年种植了5500亩水稻,通过实施小春作物秸秆还田,每亩产量增加了10%~20%。“小春的时候我家就用了秸秆覆盖还田技术,你看,现在庄稼长得旺,田里的土也泡!”指着自家的田,龙泉村一组村民李大姐高兴地说。
市农业局农推中心主任田永清告诉记者:“今年小春收割时节实施的秸秆还田,在大春收获时让农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今年大春预计产生秸秆170多万吨,机收还田、覆盖还田这些技术将大有用武之地。”(刘鑫)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