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是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定位。今年是建设“三个强市”的开局之年。好的开始,常常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应按照市委六届五次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实干前行,力争实现新突破,扎实开好局。
今年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实现新突破?
在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灾后重建全面结束后,“两化”互动是我市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最大引擎。我市具备良好的“两化”互动基础和条件,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因此,我们应坚持以工业强市为主导,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在“互动”二字上做好文章,实现新突破。
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绵阳科技城上实现新突破。“科技”,是我市最大的优势,是我市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潜力所在。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发展,我市初步探索出一条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但依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不强。我们应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一号工程”,在建设军民融合示范地、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集散地、创新人才汇聚地、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地“五地”目标上实现新突破。
在扩大开放合作、打造西部内陆开放前沿上实现新突破。建设“三个强市”,需要盘活存量,也需要扩大增量。去年,以设立4个驻外招商分局为代表,我市在开放合作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今年,我们应继续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争取引进更多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投资绵阳,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在民生优先、建设幸福和谐绵阳上实现新突破。民生连着民心,解决民生难题是党委、政府的首要责任。去年,我市民生工作亮点频频,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公交车”年、“菜篮子”年、“公厕免费”年……温暖2012,成为人们的共同感受。今年,我们应继续抓好群众最急最盼的事情,在实现人民更好地享受发展成果上实现新突破。
在加快文化繁荣发展、建设西部文化强市上实现新突破。我市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拥有嫘祖文化、大禹文化、三国蜀汉文化、李白文化、文昌文化等历史传统文化,羌族文化、白马藏族文化等民族文化,两弹一星城、亚洲最大风洞群等国防科技文化,以及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形成的抗震救灾精神和感恩奋进文化。我们应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建设美丽绵阳上实现新突破。坚持生态打底、建设美丽绵阳,是我市城市新区建设的一个指导思想。去年,市委对城区公交车全部更新换代,推行公共自行车等举措,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上迈出了坚实一步。今年,我们应坚持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路径,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上实现新突破。
建设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需要强有力的支撑。上述六个突破,就是六大支撑。如果今年我们能在这六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建设“三个强市”将向前迈进一大步。(绵阳日报评论员)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