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案多人少、审判力量薄弱、司法资源紧张、诉讼成本相应增加的突出问题,江油市人民法院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优化司法资源配置,采取“诉调对接”,领导带头办案,发挥人民陪审员的专业优势等六项措施,有效缓解了对案多人少的矛盾,提高了审判质效。
江油法院设立“诉调对接”办公室,聘请特邀调解员,并在院机关和各人民法庭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尽量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化解在基层。
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婚姻家庭、相邻关系、小额借贷纠纷、生产经营合同等纠纷,全部纳入速裁范围,在依法公正的前提下程序能简则简,时限能短则短。
江油法院对业务能力强、审判经验丰富的离岗法官进行返聘;与司法行政部门开展共建活动,邀请其选派调解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和法院从社会上聘请的调解人员共同驻点法院,专门开展调解工作。
江油法院每位院领导都积极参与案件的审理,对社会影响大、重大疑难的案件亲自审理,并担任审判长和制作裁判文书,以减轻审判人员不足的现状,缩短案件周期。
为了培养青年业务骨干,江油法院安排年轻法官充实审判执行一线,并让其参与办理疑难复杂案件,提出具体指标进行加压。同时,积极搭建载体,组织新老法官结对帮扶,开展“优秀合议庭”、“优秀裁判文书”、“十佳法官”等评选活动,推动年轻法官尽快成长。
对于技术性强的案件,江油法院邀请在某一领域有专业知识的陪审员参与庭审调解,弥补法官专业技术知识的不足。对于涉及家庭、邻里、土地等涉农纠纷,邀请来自最基层,在当地有威望的陪审员参加,发挥其人缘广、地缘熟、信息灵的优势,融乡风民俗于案件,从而破解审判力量薄弱的“瓶颈”。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