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梓潼:红军民谣代代传唱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1-06-20  发稿编辑:景秀丽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和建党90周年之际,梓潼县人武部联合县委宣传部、县国教委、县广电局、县教体局、县团委、县妇联等单位开展了“唱红色歌曲、编红色短信、看红色电影”等纪念活动,在“水岸花都杯 红色歌曲大家唱”比赛中,流传在梓潼的红军民谣成为参赛选手的首选歌曲,凸现纪念活动的一个亮点。
       梓潼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85年,成都军区、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梓潼为“革命老根据地”。1935年3月,战斗在川陕苏区的红四方面军,为了向川甘边发展,同时策应中央红军入川,决定西渡嘉陵江,向梓潼、江油地区进攻。3月28日夜,强渡嘉陵江战役打响,红四方面军第一梯队红三十军、三十一军等部以偷渡和强攻相结合,分别从苍溪渡上游鸳溪口和城南的塔子山、阆中县(今阆中市)的涧溪口及广元县(今广元市)的青牛庙、猫儿跳等地渡江,3月29日晨,红军渡江胜利成功。第二梯队红四军从苍溪渡江投入战斗,除支援第一梯队消灭沿江之敌外,主力在渡江成功后,迅速向梓潼方向开进。
       4月3日,红四军兵分七路进入梓潼,随后在梓潼展开凤凰山战斗、长卿山战斗、石牛场阻击战。4月8日,红三十一军全部、红三十军和红九军等各一部沿景谷古道,从北面进入梓潼。红九军、红三十军各一部则沿古金牛道(今川陕路)向西进入梓潼,由军长王宏坤率领的红四军和副军长许世友率领的红九军一部从东面进入梓潼县乱石沟、弥江寺(今大新乡)等地。4月18日,红四军第十二师三十四团经过急行军,以突然动作将梓潼城内守敌围住,军长王宏坤亲率三十六团继续向城西南方向运动,等待打击绵阳来援之敌。经过一番激战,当日午后,红军占领梓潼县城,即以“西路军政治部”名义向方面军通报这一胜利捷报。
       红军进入梓潼后,建立了梓潼、百顷、重华(1953年划归江油县)3个县级苏维埃政权、5个区级苏维埃政权和139个村级苏维埃政权,红军在宣传组织群众和发动群众的基础上,广泛宣传马列主义和红军的政治主张,放手发动群众,打土豪、分浮财,开展“扩红”。穷苦人民创作出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民谣,欢迎红军、歌颂红军。从这些民谣中我们不难看出梓潼人民对红军的期盼、热爱和要求参加红军的强烈愿望。《梓潼县三套民间文学集成》将这些民谣一一收入集子之中。
 

       《找不到红军不死心》
       大河涨水小河浑,打鱼子船儿往上撑。
       打不到鲤鱼不收网,找不到红军不死心。
 

       《青丝白了也是你的人》
       雨后松柏青又青,二十四年哥哥跟红军。
       叫声情哥你放心,青丝白了也是你的人。
 

       传唱老人陆大寿介绍:这两首民谣流传于梓潼县许州、河心、演武、玛瑙等乡镇一带。《红军在梓潼》一书载:红军到达梓潼后,梓潼穷苦群众踊跃报名参加红军。红军在梓潼大柏树垭苏维埃政权开展“扩红”时,120名游击队员集体报名参军。据不完全统计,梓潼先后有7000余名青年参加红军。
 

       《跑烂草鞋送红军》
       大田栽秧水太深,捡个鸭蛋有半斤。
       跑过七沟和八岭,跑烂草鞋送红军。
 

       《毛毛雨儿顺山来》
       毛毛雨儿顺山来,打湿奴家绣花鞋。
       打湿绣花鞋子事情小,打湿红军哥的衣裳咋下台。
 

       传唱老人陈泉介绍:这两首民谣在梓潼县流传很广。梓潼群众积极支援红军,为红军运送药品、抬送伤员、缝制军衣、打草鞋等。新编《梓潼县志》和《梓潼县军事志》记载:仅石牛堡(今石牛镇)3个缝纫组就为红军缝制军衣500余件。妇女们边缝边唱:“同志姐来同志妹,快来参加缝衣队,洗浆补缝是革命,为了翻身不怕累。”
       “一把菜刀八寸长,刀口磨得亮晃晃。红军来了办招待,还乡团来了我当枪。”“天不平来地不平,半边下雨半边晴。只要红军他还在,贫富不平就不行。”“你打我在退,你退我在追。端端打的是你的先遣队,你想打我的真红军,除非我在啄瞌睡。”一首首红军民谣,经代代传唱流传至今。如今,梓潼干部群众又唱起了这些民谣,以表达对红军的念想,深情歌颂党的恩情。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