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创新招商思路,壮大招商队伍,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引进“2+4”优势产业链项目,全市招商引资工作高歌猛进。来自市投资促进局的统计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全市已引进项目170个;到位资金66.15亿元,同比增长48.79%。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力实施“规划项目产业投资突破年”和“充分开放合作年”,强力推进工业强市的战略思路,今年以来,各县市区、园区广开门路招贤纳才,实施招商引资业务培训,充实招商引资队伍,提升队伍“作战”水平。
各县市区、产业园区按照“一园一特色”的思路,从整合资源、收集整理项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方面入手,不断强化园区承载力建设,促进招商引资。
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了招商引资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强了对各县市区园区的招商引资考核力度。开年后,上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下至各县市区、园区“一把手”,纷纷带队奔赴重庆、深圳、台湾等地开展对外招商合作。
我市还着力从政务审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物流环境打造、机制建设等多方面入手,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客商来绵投资兴业。
经过多方努力,目前,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投资10亿元的涡轮动力研究及涡轮发动机生产一期工程项目落户游仙区;北京市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投资1.8亿元的机床数控系统、核辐射监测系统等产业化项目落户经开区;浙江省龙都实业投资2亿元的工业地产(标准厂房)及配套项目落户高新区……这些项目中,投资额在0.5亿元以上项目133个,到位资金63.07亿元,占全市到位资金95.34%,项目涉及军民融合、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食品及生物医药、房地产、材料等多个领域。(绵阳日报)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