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2010年经济工作,研究部署了2011年经济工作。会议动员全市干部群众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跳起摸高,加快灾后美好新家园发展振兴,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建设绵阳科技城,保持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势头,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市委书记吴靖平在会上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2011年经济工作要实现高点起步、良好开局的目标,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发展紧迫感,从灾后重建这个发展制高点起步、以加快发展开局,确立更高目标,推进跨越发展,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全市经济走势持续向好,2011年经济工作要把握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基调,围绕市委确定的工作基调和目标要求,注重与“十二五”发展规划相适应,考虑发展需要和现实可能,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合理确定经济工作目标任务。抓好绵阳2011年经济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准确判断当前经济形势,既充分看到有利条件、抢抓重大机遇,又充分考虑不利因素、主动攻坚克难,高位求进、加快发展。
2011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八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开放合作、招商引资为动力,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需、灾后重建和发展振兴、绵阳科技城建设等重大机遇,坚持“一主三化三加强”基本思路,把握“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工作基调,明确“促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工作重心,突出“投资拉动、产业支撑”工作重点,大力实施“规划项目产业投资突破年”和“充分开放合作年”,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推动经济加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实现“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开局之年,综合考虑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市委、市政府确定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奋斗目标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5%,奋斗目标2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奋斗目标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奋斗目标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奋斗目标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5‰以内;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
吴靖平强调,贯彻落实这一总体要求,核心是要突出“投资拉动、产业支撑”工作重点。2011年的经济工作,仍然要强调“投资投资再投资,产业产业再产业”。要继续把投资拉动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最直接、最主要的抓手,稳定和扩大投资规模。要始终把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迅速做大经济总量。要紧紧围绕做牢基础、做强产业、做大城市、做优科教、做实民生,着力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发展条件。开展西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大会战,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山洪泥石流防治工作,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抓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大力实施优势企业、产业、园区“三倍增计划”,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狠抓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加强农业农村工作。三是抓城市建设,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建好绵阳中心城区,建好县城,有序推进农业人口转移,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四是抓科技城建设,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优化科技城发展布局,加快推进科学新城、空气动力新城、航空新城“三新城”建设,加快军民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人才开发,开好第十次部际协调小组会议。五是抓灾区发展振兴,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产业发展振兴,深化对口合作,促进灾区民生改善,加强灾区生态修复,加强扶贫开发工作。六是抓开放合作,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坚持“外融内聚”,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区,全面对接、配套互补,加快构建成渝绵电子信息产业带。牢固树立开明开放意识,全力抓好承接产业转移,加大“招大引强”力度,推进产业招商、企业招商、园区招商、专业招商、环境招商,真正在招商引资上“杀出一条血路”。七是抓民生改善,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稳定物价总体水平,加强就业促进工作,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基本住房保障。
曾万明指出,各地各部门要按照“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的要求,把确保投资不出现负增长作为2011年经济工作最紧迫的任务,突出抓好基本建设投资、产业发展投资、民生项目投资,抓好建设资金筹集,确保实现全年投资目标。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扭住做大总量的目标不放,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大力扶持企业上市,积极抢占产业高端,切实保障生产要素;推进集中集聚集约集群发展,在发展理念上做到“布局集中、要素集聚、土地集约、产业集群”;提高园区的承载能力,整合园区资源,用好土地政策,提前完善配套。要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推进主体功能分区,加快提高城镇化率,全面提升城镇风貌。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基础提升,谋划、包装一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力争纳入省上规划的“盘子”、进入国家规划的“笼子”;抓亮点打造,从“点、线、面”入手,集中连片推进新农村建设,打造一批村、乡、县、市的亮点;抓产业支撑,确保2011年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0个、全年旅游总收入82亿元;抓统筹发展,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千方百计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做到信息捕捉要早、项目争取要诚、政策眼光要远、招商机制要新,真正在招商引资上“杀出一条血路”。要拓展领域,坚持公开,规范运作,全面规范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