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绵阳工商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念好“五字经”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11-16  发稿编辑:景秀丽

       今年以来,绵阳市工商局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为契机,采取摸清家底“理”、网格监管“堵”、协作配合“减”、创新服务“疏”、督促检查“评”等措施狠抓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工作,收到较好效果。
      

       摸清家底“理”无照。无照经营是一个社会化问题,形成原因复杂,表现方式众多,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数是查处取缔无照经营的第一环。一是摸清地域分布。在集贸市场内从事时令蔬菜、鱼肉家禽经营的,大部分属无照经营,约占总数的73.8%;在背街小巷和公路沿线等处从事无照经营的约占街道无照经营总数的30%;在居民小区自有住房从事无照经营活动较为普遍,其数量较大。二是摸清经营人群。无照经营者主要是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失地农民、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其数量约占无照经营总数的70%以上。三是摸清行业分布。无照经营主要以从事餐饮、副食、蔬菜、鲜肉、小食店、腌腊制品居多;城镇居民小区以茶园为主;铁路及公路沿线则以机械维修、物流配送居多。三者约占整个无照经营总数的95%以上。


       网格监管“堵”无照。无照经营行为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反复性的特点,我们牢牢把握无照经营规律,不断提高监管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了高效的网格化监管格局。一是构建网络机制。按照划片包干、责任到人的网格化工作责任机制,各工商所认真开展市场巡查,及时做好巡查记录,对巡查中发现的无照经营行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依法查处和妥善处置;依托在村社建立的12315联络站和消费者投诉站,发现无照经营及时有效处理;大力开展12315举报电话进商场、进市场、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活动,健全群众投诉举报网络。二是构建互补机制。把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起来,适时组织开展对无照经营的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领域的执法检查。同时,通过日常巡查与专项整治巡查相结合,普遍巡查与重点巡查相结合,实现多层次、多角度的动态监管;把查处取缔工作与建立经济户口制度结合起来,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三是构建协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个私协会的自律和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组织志愿服务人员劝导、入户宣传、分组排查等方式动员会员参与整治工作,使无照经营违法行为无处藏身。


       协作配合“减”无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仅工商部门单打独斗,往往收效甚微。近年来,我们加强了与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协作,积极消除监管盲区。一是寻求政府支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无照经营的危害性和查处取缔的必要性,确保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工作始终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有序推进。二是寻求部门协作。加强与卫生、公安、文化等职能部门的联系,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应对措施,帮助经营者创造条件获取前置许可,避免社会矛盾激化。三是寻求执法合力。适时开展联合执法,对个别“钉子户”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从事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等无照经营行为的坚决予以取缔,提高监管执法效能。


       创新服务“疏”无照。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对一些事实存在且短期无法解决的无照经营行为进行规范,探索推行备案登记管理。比如在集贸市场内从事经营活动的,申请人凭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与市场开办单位签订的食品安全责任书和场地证明,可以到工商部门办理备案登记,且备案登记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对经营条件无法取得前置许可的,劝导停止经营或改行另行经营;对下岗失业人员和自身经营有困难的弱势人员,按照政策优惠最大化予以办理,做到该减则减,该免则免,热情服务,送照上门。


       督促检查“评”无照。为做好查处取缔无照经营的服务与指导工作,我们制定了整治效果的督察考核和评估机制。一是建立三级督查考核机制。市局督查组不定期对全市各地实施督查,县局负责对各工商所的督查考核,层层建立督查考核台账,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体系。二是建立后续监管责任机制。充分利用工商所责任区域监管模式,推行监管责任首问制,加强对已经整治区域的后续监管,杜绝二次无照。三是建立无照整治通报机制。市局适时下发取缔无照经营情况通报,及时反映全市查处取缔无照经营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工作成绩、主要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