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在服务中找地位 在监管中找作为——三台县工商局开展“三满意”活动纪实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11-11  发稿编辑:景秀丽

       三台县是一个有着148万农业人口的丘区农业大县。如何更好地发挥工商部门经济助推器的作用让三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三台县工商局局党组一班人在不断上下求索中,从“在服务中找地位,在监管中找作为”中找到了答案。仅去年三台工商局就荣获了“工业工作先进集体”、“承接产业转移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单位”、“政务服务工作先进单位”、“行政效能建设先进集体”、“省法治政府创建工作一等奖”等近20项殊荣,工商部门已然成为推动三台县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做助推企业发展的贴心人

       “抓服务就是抓发展。”是县局党组一班人的共识。2009年,三台工商局提出了“两项服务工程”即“服务政务、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时任副县长李哲对此作出批示:“三台工商局两项服务工程突出了简捷、高效、便民、优质主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 2010年,三台工商局又在服务内容上不断充实,服务手段上不断创新,不断增添服务新内涵。
       ——服务园区发展。今年以来,三台工商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一园多区”的产业定位,主动为芦溪工业集中区和三台工业园区项目提供上门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多项服务举措。设置绿色通道,对省、市、县确定的重大项目,在园区落户的重点企业实行优先受理、优先核准、优先发照,全面实现企业准入和投资项目并联审批。为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分管领导还坚持每天到政务中心工商窗口进行审批,免去了投资者“两头跑”的烦恼,深受群众好评。绵阳市汇聚源食品公司准备在三台芦溪工业集中区投资100万元从事农产品种植收购加工和深度开发项目。8月17日,公司负责人到县政务中心工商窗口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工商窗口工作人员立即启动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在登记资料齐备的情况下,原本承诺5个工作日的办理时限,仅仅用了1个半小时的时间,就为该企业办好了营业执照。党组一班人还对上海梅林、得恩德药业、国强友旺、水晶电子、剑门泵业等重点企业进行上门回访,及时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切实为企业解决难题。8月初,局长杨涛亲自到固锐实业有限公司指导企业申报省著名商标。省工商局商标分局领导到该企业进行实地考查时,对三台工商局服务企业发展做出的成绩予以了肯定。目前园区已注册登记企业45户,注册资金7.76亿元,年产值达62.23亿元。
       ——服务民营经济。为更好地服务于民营经济发展,今年以来三台工商局一直致力于搭建“三个平台”。一是发展平台。坚持“非禁即入”原则,增设“绿色通道”,落实优惠政策,帮助民营企业快生、优生。并运用动产抵押登记、股权出质登记等职能,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题。截止目前,办理股权出质登记11户,办理企业动产抵押登记12件,帮助企业融资1.02亿元。二是融资平台。今年1月下旬,县工商局邀请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三台支行、中国工商银行三台支行和20多家企业召开融资座谈会,企业反响良好。三是创业平台。8月6日,县工商局与县个体私营经济协会联合举办了夏季用工企业现场招聘会。当天,共有32家企业在现场设点招工,提供了2000多个岗位供劳动者参选,有800多人与企业达成了用工意向协议。截止目前,全县私营企业已达2681户,注册资金32.82亿元,比去年底分别增长4.1%和11%;个体工商户已达17829户,注册资金达8.14亿元,比去年底分别增长4.9%和27%。



       做帮助农民致富的热心人

       三台工商局主动将工商工作融入县委、县府的工作部署中,提出的“品牌兴县、商标富农”工作建议被县政府采纳,并将其作为全县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县工商局结合三台实际大力培育特色农业,引导有特色、有产业优势、有发展后劲的农产品注册商标,在县电视台设立了“商标与品牌”栏目,运用典型事例启发和引导农户注册商标,采取商标申请注册建议、商标品牌打造建议、商标使用管理与保护建议“三建议”服务措施,指导申请注册商标。家住三台县花园镇营城村的魏光明说“从2006年“涪城麦冬”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成功后,麦冬知名度大增,销售量增大,价格也更高了。今年我卖了家里种植的5亩麦冬,仅此一项,家里人平收入达到15000元。”如今,三台县麦冬种植户已超过16000户,种植面积达28000多亩。今年全县麦冬总产量达700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3亿余元。近年来全县就已注册“涪城麦冬”、“崭山米枣”、“心妙枇杷”、“翠湖脐橙”、“龙荣西瓜”、“智华皮蛋”、“蓉国大米”等农副产品商标63件,占全县注册商标的34%,这些农产品有了叫得响的“品名”后,市场价值倍增,农民的收入也增加了,真正实现了“叫响一个品牌、带动一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同时,三台工商局还大力实施“一对一”帮扶工程,即一个工商所重点帮扶一家农民专业合社,使农合社成立一家、壮大一家。金石工商所与青山生态兔业养殖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结成对子后,多次与村支两委一道,解决该社兔场在灾后重建、生产经营中缺资金、愁销路等困难,帮助该农民合作社做大做强。目前,该社已发展130多户农户,全社出栏商品兔达到70000多只,产值近200万元。其中依靠养兔年收入突破一万元的就达27家。截止目前,全县已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社165户,出资总额达3.67亿元,入社农民达3582人,带动农户38000户。今年以来,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收入4.37亿元,帮助社员人均增收640元。



       做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人

       如今,在三台县城区的街头有一道独特的风景,那就是一辆贴有12315工商巡逻标识的电瓶车随时出现在消费纠纷现场。2009年3月,三台工商局成立了12315应急处置组,专门配备4名干部,对城区消费投诉进行现场处置和转办工作,负责对城区户外广告的初审和监督管理。为提高城区投诉调解效率,三台工商局还花费4万余元购置了一台电瓶车作为12315应急处置执勤车。自12315应急处置组成立以来,已现场处置消费者投诉280件,帮助挽回经济损失15余万元。12315应急组的快速反应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方便,也大大提升了工商部门的维权形象,更得到了县委县府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积极评价。
       在处理消费投诉上,三台工商局一贯坚持“有诉必接、接诉必果”的处置原则,将维护消费者权益作为他们“第一要求”,真心真情为消费者排忧解难。2008年6月至7月,三台县980余农户使用“禾盼”除草剂出现麦冬枯死现象,受损面积达到1000多亩。鉴于此次事件涉及面广、影响面大、损失范围广,三台工商局以对党委政府及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政治态度,一方面及时向市局和县委县府汇报事件发生和进展情况,赢得市局和县委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积极协调经销商和农户之间的消费纠纷,得到经销商和农户的理解。并三次前往成都对“禾盼”除草剂进行抽样送检,两次前往农药厂家生产地简阳市调查协商。经过近半年的不懈努力,此次麦冬损失事件处置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受损农户获得了共计60万元的补偿款,县工商局对销售不合格农药的经销商也作出了罚款6万元的行政处罚。而近两年来的环成家园小区118户住户投诉开发商多收契税案、塔山镇23户农户投诉固牌水泥案以及刘营38户群众投诉保家牌水泥案等群体性投诉都在三台工商局的努力下得到了圆满解决。

 

       做尽责监管的执法人

       “民以食为天”,流通环节食品监管一直是工商部门市场监管的重中之重。2003年,三台工商局结合县情和本局实际,根据省工商局“四制两查一承诺”监管模式,提出食品安全监管“三细化、两落实”具体监管举措,在实际工作中收到了很大实效,实现了辖区食品安全“零事故”。2006年,“三细化、两落实”被省工商局列为食品安全监管的成功经验在全省工商系统内交流。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三台工商局按照省局奶制品市场清查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奶制品“三定责任制”,全面落实基层工商所负责制,组织干部职工对全县1798家奶制品经营主体进行了地毯式清查,受到省工商局督查组的高度评价。
       近年来,三台工商局在抓大要案上也取得了突破。如2006年,湖北某公司发布“亿干王”药品广告内容违法案,罚款35万元;2008年,创维公司虚假宣传案,罚款16万元;2009年,三台电力公司限制他人购买指定经营者的商品案,罚款10万元;2010年,田某租赁营业执照销售不合格农膜案,罚款15万元。其中“亿干王”案还被省工商局列为当年工商部门关注民生十大典型案件之一,社会反响强烈。

 

       做充满活力的工商人

       “一支有活力的队伍,是工商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局长杨涛说,“停收“两费”后,部分干部面对新时期的工商职能还不适应,一直还停留在当“收费员”的角色上,工商工作亟需注入新的活力。”那么如何才能调动干部积极性,使干部能够转型为“会监管、会服务、会维权、会办案、会登记”的全能型干部?成为了县局党组一班人摆在案头上的首要问题。经过两个月的基层调研,局党组决定从“活脑子”入手,让队伍重装上阵。
       “大培训”,丰富干部“脑子”。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业务技能不强、办案思路固化、综合素质欠缺等问题,三台工商局制定出“缺啥补啥”、“需啥补啥”的学习规划,让学习更加贴近工作需要。2009年,三台工商局坚持“一月一主题”的全员大培训,年底组织了一次大考核检验学习成果。2010年,在培训内容上主要围绕专业、技能、素质三方面进行。邀请了县电视台、市局的老师对公文写作与摄影进行专题培训,弥补干部在新闻摄影和取证摄像的不足,参学干部均表示这次培训是一场及时雨。行政执法培训则一改以往“说教式”、“灌输式”的培训方式,采取案卷评查、现场办案评点的形式,使参训人员备受启发。青年干部小杨深有体会地说“通过这样的培训,发现自己还有许多的不足,还要加强学习才行。”仅去年,全局就举行全员培训12次,参训人数达2000余人次。
“大交流”,激活干部“脑子”。要让队伍活起来,就需要一个活的机制。“交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2009年3月初,三台工商对机关内设机构职能做了调整和明确,机关中层干部全部实行竞争上岗。3名年轻干部得到任用,全局中层干部年龄结构向年轻化发展,平均年龄为45岁,女性干部占全局中层比例达到27%,为历年最高。3月中旬,对一基层工商所所长职位进行了竞争选任,经过笔试、公开演讲、民主评议三道关卡,一名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成为该所所长。3月底,机关干部职工全面进行双向选择,轮岗率达到100%。4月初,从县局经检大队下派4名年轻干部到基层工商所任职(副所长)锻炼,从基层工商所选拔4名优秀干部(副所长)到机关上挂锻炼。6—8月,选派2名年轻干部到市局上挂锻炼。去年到机关上挂锻炼的女干部戴书琼,今年4月被任命为西平工商所所长。上任后,她工作敬业,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一致好评,选派其挂职为八洞镇张桥村党支部副书记。
       “大文化”,洗涤干部“脑子”。 书报字画、格言警句、短信平台, 观看警示教育片、领导带头讲廉政课、开展廉洁家庭评比、参加金堂监狱警示教育现场会……近几年,三台工商局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十分丰富。为更好的营造有三台特色的工商文化氛围,三台工商局与县个私协会联合举办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红盾颂 光彩兴”大型文娱汇演和“2010迎春联欢晚会”,充分展示了全体工商干部蓬勃向上的红盾风采;开展的“推荐一本好书、观看一部好片、写一篇好文”系列活动,让干部心灵得到洗礼;《三台工商30年回顾》作品征集活动,则让干部在回忆、感悟中传承和发扬“国徽头上戴、责任肩上挑”的工商精神。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