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将央企整合至100家以内只是一个初期目标,未来内企还将进一步集中,直至形成50家左右的“超级巨无霸”。
7月底,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表示,要以组建国新资产管理公司为契机,加快中央企业重组和调整步伐,今年要把中央企业调整到100家以内。
截至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发表讲话之时,央企数量还有125家,这意味着在今年不到5个月时间内,至少将有25家央企迎来重组大限。
从长期看,今年将央企整合至100家以内只是一个初期目标,未来央企还将进一步集中,直至形成50家左右的“超级巨无霸”。
仅依靠企业之间“一对一”的自愿组合显然无法实现进度,国资委的强力介入将成为下半年重组的主旋律。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早在3年前就曾对各大央企频繁预警,“3年内要做到行业前三名,否则国资委给你们找婆家”。
即将在近期挂牌的国新资产管理公司将成为央企重组的重要平台。国新公司主要收纳“规模较小、微利、效益差、应退出市场的央企”,对于一些无法在年内通过市场化方式重组的央企,将很有可能被打包进入国新资产管理公司。
从投资的角度, 兼并重组从来都是最重要的投资主题之一。通过研究历史上发生的众多并购案例不难发现,如果收购方和被收购方都是上市公司,在短期内,往往是被收购方的股价表现更强于收购方,因为弱热企业被并入强势企业之后,往往能得到较大的提升空间,而强势企业吞并弱势企业,需要面对很多资源整合的难题,在短期之内并不一定能够实现1+1>2的协同效应。按照这样的逻辑,短期内,大鱼吃小鱼将是央企重组的主旋律,而那些即将“消失”的相对弱势企业,比主动收购的强势企业存在更多投资机会。
除业绩较差的公司丰在被兼并的可能,还有一类整合方式是科技型央企(科研院所)并入生产型央企,在过去6年的央企重组安全中,将近20%的重组属于此类。
国资委重点扶持的主要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产业,以确保央企在该行业的绝对竞争力,主要是煤炭、电力、石油化工、航空运输、航运、军工和电信这七大行业。在这七大行业中,央企大多数已经拥有了绝对的垄断能力,上市公司基本上都已经实现整体上市,比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国航等公司,所以从投资角度来看,未来资本运作的空间反而不大,不过军工行业是一个例外。军工企业由于其特殊性,基本上没有在A股市场实现整体上市的企业。目前九大军工企业都有子公司在A股上市,总数大概有50多家,但是上市资产占集团总资产规模只有不到15%,整体上市的空间巨大。军工集团的整体上市概念已经在A股炒作多年,但是一直进展缓慢,2010年央企的整合加速,有望促进军工企业的整合。(摘自《作家文摘》)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