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网络反腐”写进了党建词典。构建反腐倡廉的惩防体系,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新闻舆论监督是通过新闻传播活动而体现的监督,特别是网络新闻在代表网络民意,草根民意方面在构建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中,担负着宣传教育与舆论监督的重任,有着其他监督形式无法代替的作用。
预防作用。多数腐败行为尚未触及党纪国法,属不正之风,如文山会海,大吃大喝,假公济私等腐败现象,新闻舆论监督及时介入予以曝光可以起到打“预防针”的作用。新闻热线,群众来信、来访、来电所反映的“三农”问题、交通问题、教育乱收费问题、看病难问题通过媒体曝光后多数都能及时得到解决。
引导作用。新闻媒体具有反映舆论、表达舆论、组织舆论、引导舆论的作用。大力讴歌新中国的巨大成就,歌颂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优秀党组织、优秀党员、干部。弘扬正气,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中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人物就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的反响。
警戒作用。不怕党内通报,就怕上网见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也是最好的裁判员。有的干部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孰视无睹,无所作为。新闻媒体介入揭露消极腐败,能起到举一反三,以一儆佰的警戒作用。新闻热线、群众来信、来访、来电对新闻舆论监督寄予厚望。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正义和良知,为人民大众鼓与呼。
威慑作用。新闻舆论监督不具有强制性,但它的威慑力是意想不到的。今年落马的十多名省部级高官(其中两人已判死缓),多数都是新闻媒体发现报道受到制裁的。对于腐败分子及隐藏在阴暗角落的腐败现象,一旦被传媒及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就会受到强大的社会舆论的鄙夷,抨击和鞭挞。对想干坏事的人会起到抑制作用,对广大党员干部也能起到引以为戒的作用。
监督作用。跟踪报道,及时把曝光事件的发展过程,结果公之于众。往往能促使被曝光的问题在短时间里得到解决。
新闻舆论的作用不容忽视,领导干部要善于和媒体打交道,在当前特别要善待网络民意。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