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金融工作座谈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靖平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吴靖平指出,金融产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和命脉,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金融机构既承担着为“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提供资金支持的重任,又是自身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吴靖平强调,要以“规划项目投资突破年”为主线,进一步增添举措,推动金融产业加快发展。要力争国家批准的投资项目信贷配套资金及时到位。对已纳入重建规划、正在启动建设的项目,一定要保证充足的信贷配套资金拨付;对即将开工的项目,要密切配合、提前介入,科学高效地做好信贷审查和拨付工作;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等方式,进一步拓展项目建设融资渠道。要加大对涉灾、涉农项目的资金投放,引导更多资金投向灾区和农村地区。对投向灾后城乡居民住房重建等领域的贷款,各级党委、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按期还本付息。要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提供切实有效的金融服务。要抓好住房、就业等民生类项目的信贷投入。对符合条件的民生类项目特别是创业、就业的小额贷款,要切实加大支持力度。要支持发展汽车、家电、教育等与民生有关的信贷消费。要落实好房地产信贷政策,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要加大对产业重建的信贷支持。既要支持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又要加强对工业园区和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信贷支持,为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创造良好条件。
吴靖平强调,要进一步密切银政、银企关系,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要对金融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实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互动相融。注意研究金融衍生品,支持金融机构在绵发展;注重城市规划、产业规划、要素规划的统筹协调,吸引金融机构在城南新区建设金融集中区。加强对金融产业的领导,建好政府金融协调服务机构,进一步完善银政企定期对接机制。对信贷工作要采取奖补激励政策,既看贷款多少,也看投放结构,奖到关键处、奖到点子上,推动金融机构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曾万明在讲话中指出,要千方百计扩大信贷投入。以今年“规划项目投资突破年”为契机,找准投放重点,特别是抓住灾后重建、扩大内需的重点项目和中小企业、现代农业发展项目,扩大其信贷投放;研究股权投资,把在绵金融机构做强做优;研究金融衍生品,加快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加快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展;继续引进一大批股份制银行;用好用足当前的金融政策;要大力发展担保机构。坚持走市场化道路,降低金融成本,促进担保机构壮大;要强力推进多渠道融资,放大融资平台功能,发挥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放大企业债券融资,用好资本市场;用好土地储备预期。要切实增强银政企对接的实效。完善定期银政企对接机制,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用好信息共享平台。
座谈会上,人行绵阳中心支行、绵阳银监局、市保险协会、工行绵阳市分行、农行绵阳市分行、绵阳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绵阳办事处、浦发银行绵阳市支行、天力担保公司、农发行绵阳市分行负责人先后作了发言。(刘庆 凌锋)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