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一周年,地震重灾区李白故里江油市高举“科学发展、科学重建”的大旗,抓住灾后重建的机遇,奋力加快住房、设施、产业、城镇和生态重建,伤城江油迅速重生。最近,记者就如何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富裕文明新农村专访了江油市委书记易林。
记者:“5·12”地震破坏性大,灾后江油在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城乡一体化上有哪些新思路?
易林:“5·12”地震给江油造成巨大损失,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江油,社会各界也很关心江油,这给江油巨大鼓舞。87万江油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奋力推进灾后重建。一年来,灾后恢复重建取得了巨大成绩,特别是在农房重建、产业重建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更大。我们始终认为,灾后重建不是简单地复制过去,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抓发展。灾后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主要是抓好“三个延伸”和“三大工程”。具体地说,“三个延伸”就是公共财政、公共服务和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三大工程”就是农村发展环境建设、特色农业发展和劳动力转移。
记者:思路很清晰,探索也很有意义。那么,是如何操作的呢?
易林:一是要搞好科学规划,分层次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加快城镇化进程。灾后江油将建设40万人口中等城市,这就要求我们科学规划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满足发展需要。在建设中心城市基础上,加快武都、厚坝、青莲三大中心镇建设,以灾后重建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场镇基础设施,吸引农民到场镇居住。同时,完成188个灾后农房集中点建设。二是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水库、塘堰、灌溉渠系维修,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尽快实现村村通水泥公路,使发展农业的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提高。三是推进土地集中经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围绕“一乡一特,一村一品”,抓好绵江产业带上九岭无公害蔬菜、青莲乡村旅游、太平花卉苗木、西屏獭兔等特色产业镇发展;加快建设40万亩优质粮油、100万头生猪、200万头仔猪、500万只獭兔等种养基地;四是抓好农村文化建设,建好乡镇文化站和农村书屋;五是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先后培训农民工5000多人,积极引导他们有序转移就业。六是抓好农村环境建设,强化森林资源和水资源保护,长期开展“清洁农村大行动”,加大沼气等清洁能源的推广力度,切实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
记者: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还比较长,你觉得最关键的是什么?
易林:是的,实现城乡一体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只要瞄准目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目标就会实现。灾后重建中,我们做了有益的探索,这些实践对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实现城乡一体化道路上,最关键的还是坚持发展不动摇。温家宝总理要求我们“在科学重建和发展上下苦功夫,为江油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们将牢记总理的嘱托,紧抓发展不动摇,特别是农业产业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使江油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廖伯逊)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