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伊始,绵阳中通重型包装有限公司拟投资1.2亿元的“‘以纸代木’重型包装”项目成功落户科技城。相似的事例还很多,“5·12”特大地震后仅仅10天,由香港铭伟科技与九洲公司合资的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就拿到了外来投资项目的“准生证”。快速的背后,是绵阳科技城服务理念和行政效能的不断提升。
2007年底,四川省政府首次对绵阳科技城下放了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科技城管委会充分利用这一契机,积极改进行政审批制度,采取并行办件和专人联件等方式提高办件效率和质量,优化项目落地服务,共完成绵阳会客厅一号桥(暂定名)立项等19个项目审批,九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半导体照明项目”等9个项目核准,四川金喜鹊科技有限公司军品科研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等61个项目备案和四川西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11个项目确认。这些项目一般都在3-5个工作日内完成。
从2008年12月22日起,开始全面实行投资项目并联审批,把投资项目从提出到开工四个阶段中的项目备案、选址审批、用地预审等14项审批事项,纳入发改委、经委、国土、建设、规划等9个部门并联审批,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仅仅过去15个工作日,联审平台就受理39件,办结36件,效率之高,前所未有。
不仅如此,科技城管委会还建立项目建设推进情况报告制度、专人联系制和重点项目领导责任制,对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表,建立台账,随时掌握项目推进的具体进程和具体困难,切实帮助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规划选址、土地报征、项目立项、拆迁安置、基础设施配套、生产要素保障、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有效地推动了长虹PDP、冰箱、空调压缩机项目,九洲数字机顶盒、LED、RFID项目,华晨汽车南方基地、利尔化学、西普、日普、新加坡美能等一批规模大、前景好、成长快的重点项目的实施。据统计,科技城2008年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新开工工业项目达到96个,总投资149.3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55个,总投资139.39亿元。
面对“5·12”特大地震和金融危机的影响,绵阳科技城抢抓灾后重建、扩大内需等重大历史机遇,积极创新行政审批方式,提高行政效能,为企业服好务,保持了工业经济的强劲发展势头。据初步统计,2008年科技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1亿元,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0亿元,增长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亿元,增长30%;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5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增长60%;财政总收入16亿元,增长30%。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