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8-10-31  发稿编辑: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装备现代农业,通过信息服务实现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已经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一项紧迫任务。

这些年来,各级农业部门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狠抓网络延伸、资源开发、信息发布,农业信息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农业信息工作体系,建立了农业网站群,成功开发并投入使用了行政审批综合办公、指挥调度卫星通信等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和农产品监测预警、遥感监测等应用信息系统,启动了“金农”工程和“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等重点工程,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水平得到提高。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与建设新农村对农业信息工作的总体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把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强化面向“三农”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做好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把握方向,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

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必须正确把握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随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信息化工作面临新的发展趋势。一是需求复杂化趋势。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各类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等主体有不同的信息需求。新品种、新技术、供求、价格、预测等信息成为需求的热点。二是渠道多样化趋势。各地经济实力和信息化整体水平的差别,造成农业信息化推进方式各不相同,信息服务呈现出多渠道、多模式、多手段综合应用的态势。三是工作交织化趋势。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化渗透到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科研教育、技术推广、消费等各个方面,工作外延扩大、内涵更加丰富,与农业各产业结合更加紧密,工作交织推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要以服务为中心,强化公共服务职能,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整合信息资源,推广先进适用信息技术,建设完善应用服务系统,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第一,全面实施“金农”工程。要组成强有力的工作班子,积极落实配套资金,根据全国统一的项目建设要求,结合实际,抓紧相关工程项目的实施。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工作,确保工程建设的高质量。

第二,加快推进“三电合一”工程建设。“三电合一”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是农业部门强化信息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努力解决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举措。要认真总结项目建设、运行管理、资源整合、服务机制的经验,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改进创新,本着“着眼于需求、着力于服务、着重于成效”的原则,把农民急需的农产品市场和科技信息传播到乡镇村屯,努力提高“三电合一”平台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的信息服务支持能力。

第三,建设完善农业综合信息门户网站。要按照建设新农村的要求,以服务“三农”为目的,建设完善各级农业综合信息门户网站。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整合,形成合力,打造协同合作、上下联动的农业门户网站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农业门户网站信息发布(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权威性,使之成为推进农业信息化的重要依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窗口。

第四,开发完善农业信息应用系统。要以增强农业部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能力为主要目的,开发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监测预警、市场监管、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3大应用信息系统。要建设农产品市场预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动植物疫病监测预警、农业资源环境监测和农村经营管理等信息系统。要建设统一的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实行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督管理的网络化。

第五,提高农业信息工作队伍素质。要注重提高各级农业信息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努力建设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的工作队伍。要结合农技推广体系、事业单位改革,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机构建设,为农业信息化提供组织保障。要采取集中培训等多种方式,切实加强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第六,切实加强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要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信息员的整体素质。要重点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介组织的信息服务人员和农业生产经营大户、农村经纪人的培训,通过培训要使他们达到会收集、会分析、会传播信息的要求。

第七,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创新。要对农业信息化建设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有益探索进行发掘、总结和提炼,丰富和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理论并用于指导工作实践。要注意跟踪国际农业信息化发展动态,把握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增强工作预见性、主动性。

第八,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要联合信息产业、通信管理等相关部门、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多渠道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形成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投入格局;要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化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有效的管理、监督、激励机制,推动农业信息化有序发展;要大力宣传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效,营造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开展信息工作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进一步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