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29日,绵阳市政协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座谈会在政协机关一楼会议室隆重召开。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各民主党派市委、工商联秘书长、致公党绵阳支部书记、各县市区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副书记、党组成员、政协党外副主席、“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座谈会”文集撰稿人、机关实职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等80余人。会议由市政协常务副主席陈友学同志主持。
农工党绵阳市主委、绵阳市政协副主席沈其霖、民盟绵阳市主委、市政协副主席艾尚林、三台县政协主席苏才华、平武县政协主席郑晓、安县政协办公室主任张华、致公党绵阳市总支书记田云华、涪城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梅跃、三台县塔山中学退休教师王存基等同志作了大会发言。
市政协主席张世虎畅谈了人民政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政府大力支持和各部门的配合下取得的显著成绩和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他指出,从1985年5月绵阳市第一届政协宣告成立到今年已历经5届23年。这些年来,市政协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全市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政治协商力度进一步加大。专题调研视察取得好成果。提案质量和办理质量逐年提高。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成为履行职能的新亮点,政协自身建设不断得到加强。目前,我市政协委员444人、常委87人、界别31个。
张世虎在发言中回顾和总结了人民政协的基本经验。一、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二、必须强化民主意识,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三、必须强化中心意识,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四、必须强化民本意识,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人民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五、必须强化创新意识,坚持推进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六、必须强化效能意识,努力推进学习型、服务性、创新性、和谐型机关建设。
张世虎强调,实践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人民政协必须立足于政协工作实际,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高举旗帜,打牢思想政治基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民政协工作。在推进“两个加快”发展上形成共识,在建设绵阳百万人口大城市和“四中心”、“三基地”、“三区域”的发展定位上凝聚力量。必须牢固树立和不断增强以人为本、履职为民的理念,切实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贯穿于履行职能的各个方面。要把维护公平正义,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作为履行职能的重要职责,积极主动反映社情民意,丰富和拓展信息渠道,及时反映各界群众的呼声和要求,要多做理顺情绪、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工作。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努力营造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增进共识、团结合作的民主氛围,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做出贡献。
市政协常务副主席陈友学作了总结发言,强调认真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及《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等资料,并就市政协中心学习组的工作进行了安排。
本报总编许登祥应邀参加了座谈会,许登祥、王京明、刘庆、邹晓艳的《改革开放三十年 绵阳科技城信息化建设步入快车道》和本报记者刘庆的《浅析绵阳互联网现状》文章入选政协绵阳市委《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集。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