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这是许多环卫工人平凡而伟大的执着。5.12地震发生后,市环卫处2000多名干部职工及一线工人迅速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他们不畏艰难,连续作战,超时间,超负荷,超常规的工作,用辛勤的劳动为人民群众营造了洁净、靓丽的生活、工作环境,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勇担重任 冲锋在前
5.12地震是一场空前的浩劫,绵阳城区灾后环卫工作形势十分严峻,大灾难同时也考验着环卫工人。地震发生后,处领导班子在第一时间召开紧急会议,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力措施抗震救灾。
5月12日晚,环卫处所有水车为城区人员密集地供应饮用水;城区所有公用厕所免费向市民开放。在火炬广场紧急安装3座移动厕所。13日凌晨3时,环卫处3辆水车受命执行前往北川送水的任务:早上6时,处领导带领几个突击分队投入维护城区市容环境工作,当日,街容街貌洁净如初。13日晚,环卫处清扫五所奉命接手城区最大的受灾群众安置点九洲体育馆环境卫生维护保洁工作。九洲体育馆安置了北川、平武、安县等地转移出的受灾群众4万多人,环境卫生维护保洁难度之大不言而喻。150余名环卫工人立马到岗,对场馆内外清扫保洁,环卫处又紧急调运安装移动公厕2个,搭建简易公厕5个,抢建一座有40个蹲位的简易公厕,调运安放60余只垃圾桶。每天,150余名环卫工人忙碌奔波,一台水车消毒灭菌、除臭,使九洲体育馆环境卫生面貌一新,受到了指挥部及受灾群众高度赞扬。
唐家山堰塞湖避险疏散群众安置点人员多、公厕少,环卫处仅用3天时间就在各疏散点抢建90余座,有1600余个蹲位的简易公厕,缓解了“燃眉之急”。
灾后防疫是重中之重。环卫消毒人员背着沉重的喷雾器,顶着炎炎烈日,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要喷洒几十公斤药水配兑的消毒药液,最多时一天用药达到8000千克,他们毫无怨言;几十口简易公厕无法用吸粪车吸粪,两个粪便突击清掏队队员不怕脏,不怕臭,每天清掏3次,保证了城区和重点区域的环境卫生。
地震后,城区垃圾量较往日每天剧增150余吨,达到700余吨。环卫处克服运力不足,人员少等诸多困难,每日出动70余辆环卫车、300余台次垃圾车加班加点及时清动垃圾;及时清运移动公厕、简易公厕粪便;对街道每日洒水冲洗,美丽街市,洁净环境在非常时期的特定环境里给了市民“不一样”的心情。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