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绵阳市委书记谭力在全市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上强调 突出“三大重点” 解决好事关民生的迫切问题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8-07-07 发稿编辑:
本报讯 6月30日,我市召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进一步落实“三大转变、九个重点”的恢复重建工作部署,研究解决当前恢复重建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事关民生的最迫切、最关键问题。市委书记谭力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当前全市恢复重建工作要坚持以民为本,突出农民安置、城市居民危房处理及相关安置问题、社会稳定三大重点,明确目标,科学重建,全面推开过渡性安置等十项工作。
谭力在讲话中指出,灾后恢复重建,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情况和问题,围绕“三大转变、九个重点”的总体思路,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只有掌握好工作节奏,才能科学有序推进绵阳整个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谭力强调,灾后重建工作千头万绪,任务很多。当前,全市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要以民为本,突出解决好农民安置、城市居民的危房处理及相关安置、社会稳定三大重点问题,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确保社会稳定。要明确目标,确保完成任务。7月底前,必须完成群众过渡性安置任务,各级各部门要把群众过渡性安置作为一场战争,不管有多大困难,都必须坚决打赢,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保证受灾群众每家每户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过渡性安置该分散的必须分散,除了完全失去恢复重建条件的地方外,要尽量动员受灾群众回到原地重建。
谭力强调,当前,要科学重建,全面推开过渡性安置、受灾群众永久性住房建设、城市危房处理、卫生防疫、非重灾区支持帮助、社会稳定、生产生活配套、对口援建、宣传和督查落实等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解决好受灾群众过渡性安置问题。受灾群众过渡性安置原则上以分散安置为主。过渡性板房原则上只建在城区和比较集中的城镇,原则上不进村、不安排用于散居农户。对农村自愿自建过渡房的受灾群众每户给予一次性2000元补贴。
二是要解决好受灾群众永久性住房建设问题。此项工作速度越快越好,各地要根据情况限期完成,特别是北川,除县城外,要力争在今年底完成永久性住房建设。要尊重群众意愿,只要具备恢复条件、符合规划就支持群众在原地重建。要慎重对待移民问题。
三是要解决好城市危房处理问题。“5·12”以来,绵阳城区广大市民在自身受灾的情况下,积极支持市委、市政府集中力量投入重灾区抢险救灾,可敬可佩,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尽快解决好他们的困难和问题。要立即组织城市危房处理工作组,加强对城市危房处理工作的领导,不等不靠,尽快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要迅速开展城市危房的排危、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重建等工作。要统筹组织鉴定力量,迅速开展危房安全鉴定工作。对城市危房该拆除的要坚决拆除,确保安全。要采取多种途径积极筹措处理城市危房的资金。
四是要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当前,爱国卫生运动已在绵阳城区形成声势,各县市区也要积极行动,组织动员广大群众,大力开展此项活动。要进一步做好返绵伤病员的医疗、康复工作,相关方面要立即拿出整体工作方案,全力救治伤者。要做好垃圾处理、废墟清理等工作,垃圾处理不能简单化,要加强消毒和废物利用。
五是要解决好非重灾区的支持帮助问题。北川、平武、安县、江油等重灾区已经确定了援建省,市委、市政府要加强对非重灾区的支持帮助,要千方百计把后续支持力量向非重灾区集中。
六是要做好社会稳定工作。要调动全市力量,做好遇难者家属抚慰工作。要明确属地管理原则,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对稳定工作负起责任,确保全市社会稳定,为奥运、为绵阳灾后重建创造良好环境。
七是要解决好生产生活配套方面的问题。电力、通讯、用水等急需的基础设施在重建中必须跟上。相关部门要落实责任,保证城镇生产生活配套尽快恢复正常,农村要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同时,要加大规划编制和项目建设力度。
八是做好对口援建的相关工作。一定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对口援建工作的八条原则,结合自身实际,体现各自特色。要加强与援建方的沟通协调,为各援建省提供最好的服务。
九是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加强整体策划,统筹安排,加强正面引导,激发全市人民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内在精神动力。
十是要加强督查,严格考核,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
谭力要求,要加强领导,为恢复重建提供有力保障。要处理好自力更生与争取支持的关系、立足当前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常规和非常规工作的关系,强化“躺在救济的温床上是比地震更可怕的灾难”理念,引导全市人民牢固树立恢复重建的主体意识。要区分轻重缓急,打破固有程序,不推诿、不拖拉,对重点工作启动特殊程序,调动一切力量,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恢复重建各项工作之中。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