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温家宝在绵看望武警官兵、转移群众和水利专家时强调 采取果断措施尽快解除唐家山堰塞湖威胁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8-06-07  发稿编辑:

        

        本报讯  6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继续在我市考察唐家山堰塞湖除险工作,看望部分转移安置群众和参加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工作的武警水电部队官兵、水利专家。温家宝强调,要按照安全、科学、快速的原则,坚决采取果断措施,尽快解除唐家山堰塞湖对下游群众的威胁。

    在唐家山堰塞湖抢险过程中,武警水电部队数百名官兵抢挖导流明渠,为工程排险作出了重要贡献。5日上午8时许,温家宝首先来到武警水电部队营地看望官兵,向他们表示感谢和敬意。他说:“现在群众头上这‘盆’水还没有彻底除掉,危险随时存在。我们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安全、科学、快速的原则,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进一步完善工程除险方案,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在除险和避险过程中,必须确保零死亡,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时刻准备着,迎接新的战斗,直到处理完所有的堰塞湖,消除安全隐患,才算完成任务。”他鼓励武警官兵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

    面对唐家山堰塞湖的威胁,为了确保群众安全,我市已设置了274个安置点,转移安置了20多万群众。温家宝先后来到四川音乐学院绵阳分院、美瑞纺织有限责任公司、鹤林山庄等3个安置点,看望转移群众。

    四川音乐学院绵阳分院的涪城区疏散群众安置点,已安置塘汛镇等处的群众6000余人,温家宝的到来,使疏散转移至此的群众格外激动。温家宝说:“‘5·12’特大地震,既是国家的一场大灾难,更是人民的一场大磨难。现在唐家山堰塞湖是我们头上顶着的一‘盆’水,把大家疏散转移出来,惟一目的是确保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大家要理解、支持政府,一同克服困难、共渡难关。”看到安置点内帐篷林立,警务室、医务室、老年人休息区、饮食点等一应俱全,生活秩序井然,群众情绪稳定,温家宝十分高兴。

    在游仙区美瑞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安置点,安置着韩家脊、小岛、桑林等处的上万名疏散群众。在安置点,温家宝对围拢来的群众说:“为了确保安全,让大家转移出来,你们辛苦了!现在唐家山堰塞湖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危险很大。政府正在组织力量,抓紧时间排险,希望大家理解、支持疏散转移工作。”他还对随行的干部说:“一定要安排好转移群众的生活,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离开时,温家宝一再叮嘱老人和小孩:“天气热了,要注意防暑!”

    位于游仙区鹤林山庄的疏散群众安置点,大多安置的是老年人,他们在这里得到了地方干部、部队官兵及游仙区职教中心学生们的悉心照料。在这个安置点,温家宝看望了刘玲玲、周小凤等游仙区职教中心的学生们,并勉励她们要一边好好学习,一边照顾好老人们。在老人休息室,温家宝关切地向老人们询问“吃饭都好吗”、“夜里休息好吗”、“还有什么困难”等等,看到老人们在此生活得很舒心,温家宝特别高兴。他对老人们说:“我们的社会就是要倡导尊老爱幼,困难总能过去的,你们生活好了,我们就高兴了。这次特大地震给我们造成的灾害很大,但人与人之间塑造起来的团结、互助、友爱的精神,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并将永远传承下去。你们在这里安心生活,有不周到的地方就提出来。”安置在此的99岁高龄的陈家珍老人,再过8天将迎来她的百岁生日。温家宝闻讯后特意看望了她,并提前祝福老人生日快乐、健康长寿。途经安置点的阴凉处,李发科等老人正围坐在一起摆龙门阵。温家宝走了过去,与他们一一握手。见到总理,李发科老人十分激动,拿出了自己的记事本给总理看,里面真实记录了安置点群众的生活情况及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语。温家宝认真翻阅,并念给在场的人听。临别时,温家宝还在这个本子上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尊严、刚强——在这场大灾难中,我们的国家、人民、军队,表现出了无比的尊严和刚强”。

随后,温家宝来到位于富乐山九洲国际酒店西川会议中心益州厅的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看望了在此连续工作多日的水利专家。温家宝说:“我们从一开始就制定了安全、科学、快速这三条处理堰塞湖的原则。安全是第一位的,在整个除险过程中不能造成群众死亡,这是我们的责任。科学是我们处理险情应遵循的方法,工程措施和避险措施都要按照科学规律办。快速,就是要抓住时机,及早处理,避免因时间拖得太久而带来的更大困难。”他强调:“现在的关键就是要快。早解决比晚解决好,主动解决比被动解决好。时间拖得越久,湖水增多造成的压力就越大,不安全因素就越多,新的险情就越有可能发生,受灾群众的安置和恢复重建工作受影响就越大。”他同时指出:“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唐家山堰塞湖的除险工作,时不我待。上接第1版)要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果断决策。对于可能遇到的险情,要研究和制定多种应对方案。最重要的是群众避险方案、新的堰塞体处置方案、漂浮物清理方案、污染防治方案。要密切关注泄洪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调整完善方案,以达到更好效果。”

    5日下午,温家宝再次乘坐直升机前往唐家山堰塞湖现场察看。当看到坝体导流明渠进水仍在缓慢推进时,温家宝又仔细察看了坝体和工程情况,并同水利专家及地方、部门、军队的领导同志进一步研究排险方案。从现场一返回绵阳南郊机场,温家宝就在机场召开紧急会议。他要求各方面都要紧急行动起来,密切合作,团结一致,抓住有利时机,采取果断措施排除险情。他还强调:“越是在加大工程除险措施力度的情况下,越要加强群众的安全避险工作,不能放松。宁可把困难估计得更严重一些,把准备工作做得更充分一些,确保万无一失。”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一起察看了唐家山堰塞湖,并看望武警官兵、转移群众和水利专家。民政部部长李学举,水利部部长陈雷,国务院研究室主任谢伏瞻,国务院副秘书长、总理办公室主任丘小雄,国务院副秘书长项兆伦,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葛振峰上将,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范晓光中将,以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市委书记、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谭力,市委副书记曾万明,市委常委、市政协副主席陈友学,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石林,副市长林新、胡钢等陪同看望。

    (新华社记者李斌本报记者)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