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截止4日18时,全市因灾造成人员死亡累计21963人,失踪累计8743人,受伤累计167742人。全市受灾县市区9个,乡镇276个,受灾人口515万。
接受社会捐赠:据不完全统计,
医疗防疫: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4日,新增收治病人数11852人,新增住院病人442人,现住院病人1260人。截至4日16时,累计有97支卫生防疫队伍2815人参加灾后防疫工作。全市共出动卫生监督人员(含援绵监督员)908人次,食品监督5431户,检查供水单位331个。
灾民安置:截止4日12时,已确定过渡安置房选点162个(新增23个)。已有74个点完成“三通一平”,其中绵阳城区21个,北川、江油、安县、平武等地53个。目前各地支援活动板房已累计到绵15095套,建成4405套(新增1471套),其中绵阳城区建成2238套(新增729套),北川建成369套(新增87套),平武建成447套(新增67套),安县建成449套(新增93套),江油建成902套(新增495套)。
房屋安全检查:4日检查民房面积539.47万平方米,其中可使用房屋面积258.97万平方米,加固后使用房屋面积233.2万平方米,停止使用37万平方米,拆除10.3万平方米。检查公共建筑46幢,面积28.182万平方米,可使用16幢,加固使用10幢,停止使用19幢,拆除1幢。复查民房60万平方米,其中可使用房屋面积57.08万平方米,加固后使用房屋面积2.92万平方米。
运输保障:3日14时至4日14时,调派客货车209辆次,其中:客车26辆次,货车183辆次。投入各类工程机具444台套。
饮用水源地水质:4日,四川省水环境监测中心绵阳分中心继续对绵阳市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沉抗水库绵阳饮用水源保护区共4个监测站点进行了水质抽样检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进行综合评价,监测结果表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均符合地表水Ⅱ、Ⅲ类水域功能,水质状况良好。
水电气油通讯恢复:供油方面:截止4日14时,各类油品供应已达30375吨。供电方面:完成了所有临时疏散点供电工程,并在川音绵阳艺术学院、富乐山、白云洞等集中疏散点设置供电服务点,为灾民提供公用电源、接电安装等服务。供水方面:绵阳城区水源、出厂水、管网水综合合格率均符合国家标准。4日,完成川音绵阳艺术学院群众集中安置点新增48个取水点的安装工程。向群众集中安置点运送生活用水共计7车次,82吨。向北川擂鼓镇、任家坪等灾区运送生活用水共计7车次,113吨。供气方面:安县已恢复供气,恢复率达70%;江油城区和17个乡镇已全部或部分恢复,其余正在恢复中。通讯恢复情况:中国电信277个乡镇已恢复260个;中国联通G网基站恢复523个,恢复率90%;C网基站已恢复247个,恢复率84.6%;中国移动已恢复正常工作基站727个,全市无线接通率94%,平武接通率99%,北川接通率73%。
粮食保障:3日15时至4日15时,组织调运救灾粮油共计1192.095吨,其中调出米674.3吨,面粉468吨,面条0.06吨,油49.735吨。(本报记者)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