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瞄准“难题”定目标。针对地处山区、地广人稀等实际,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按照千村文化扶贫行动要求,改建、扩建47个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院坝),逐步建齐贫困村文化阵地。县文化馆组织专业创作队伍,深入贫困村采风创作,与乡(镇)、村文艺人才一起,围绕脱贫攻坚主题,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快板、相声、歌曲、舞蹈等文艺作品,组建文艺小分队在41个贫困村开展巡演,实现脱贫攻坚“宣演”全覆盖。
二是紧扣“主题”进院坝。坚持建成一个村级文化阵地开展一场主题宣演。县文广新局组织3支文艺小分队,分赴已建成的41个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院坝),围绕宣传十九大精神、扶贫攻坚政策、治理美化环境、文明户宣传等内容,采取脱贫攻坚有奖知识问答、脱贫攻坚典型演绎等形式,开展“扶贫日”演艺、“文艺宣演+”“三大体系建设暨星级文明户表彰”等宣演活动80余场次。
三是精准“选题”压责任。为全县25个乡镇共248名村级文化志愿者统一定制工作服、工作牌,组织业务骨干、“三区”志愿者等分10个小组分片到村,对全县73个贫困村和175个非贫困村文化室建设开展全实地督导,重点围绕围绕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广播室管理、群众文化活动等开展进行操作培训和专题辅导,压紧压实村级文化志愿者工作责任,发挥村级文化志愿者引领作用,推动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由“要我参加”向“我要参加”转变,保障村级文化阵地良性运转、规范运转、达标运转。 (市委宣传部)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