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北川羌族自治县桃龙藏族乡“乡村大讲堂 共圆中国梦”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3-05-31  发稿编辑:景秀丽

“这是我第六次来参加咱们的“大讲堂”了!每月两次的讲课,我都是早早就过来了,一次也没落下。”大鹏村村民罗忠勇笑着说道。

北川羌族自治县桃龙藏族乡政府大会议室里,50多人坐在一起,正聚精会神地聆听桃龙藏族乡铁龙村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董事长白发喜讲中药材重楼的种植技术,并不时地拿起笔做着记录。他们中,既有村(社区)的干部、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农村致富的带头人,也有来农村的普通老百姓。

2013年初,为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强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增强群众的发展意识和发展技能,形成全民学习、争做模范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圆梦“文明富裕、平安和谐”的桃龙藏族乡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桃龙藏族乡党委、政府决定开办“乡村大讲堂”,以此方式对农民进行文化知识“直补”。

“这些年,我们乡的老百姓通过发展中药材和特色种养殖业慢慢富起来了,但由于桃龙地处偏远,群众思想和文化教育这方面一直有所欠缺,因此我们想通过开办“乡村大讲堂”来弥补这一‘短腿’。” 桃龙藏族乡党委书记马晓燕说,“之所以叫‘乡村大讲堂’,是因为我们听讲的都是老百姓,讲课的都是乡村干部和农民中的土专家。课堂不需要多严肃,内容也不拘一格,可以在讲堂上传授自己的发展技术,也可以讲自己的市场营销心得,还可以教大家唱藏歌跳藏舞、讲法律故事,甚至可以谈自己的人生感悟......总之以老百姓最喜欢的方式来寓教于乐”。

“以前只知道我收的是九斤黄,酿出来那就是纯粮食酒,通过乡村大讲堂,我认识到包装、营销在发展上举足轻重的作用,乡上的干部也很用心,乡党委书记马晓燕在一次讲堂下告诉我,酒厂建在桃红,本就是乡内婚庆嫁娶的吉祥酒,桃龙的小伙子娶桃花的女娃子不背两坛这吉祥酒,怕是过不了老丈人那关。在乡党委、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现在我不仅设计了包装,还请乡上领导帮忙编撰了《桃红》历史故事,文化创意在延伸出桃红酒的同时,也弘扬了藏乡文化。现如今我的《桃红》卖得红红火火,在川内、川外远至山东都小有名气。” 桃龙藏族乡桃红酒厂负责人高俊兴奋地讲道。

通过前期穿插在各村(社区)远程教育课堂中的总结与思考,桃龙藏族乡党委、政府制定了坚持“三定”运作规则:一是定期召开评议会,对征集来的文化大讲堂选题进行认真评议,从中筛选出最佳选题入村宣讲;二是定期召开协调会,及时分析解决活动中的各种问题;三是定期向乡党委、政府领导和上级部门上报工作计划、活动状况及工作总结。乡党委、政府也把此项活动的开展情况列为对各村和相关责任单位的目标考核内容,尽力把“乡村大讲堂”开办得别开生面、有声有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下一步,乡党委还打算扩大授课老师邀请范围,邀请部门领导、县级领导以及乡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甚至是无职党员、致富能手,创新授课内容。采取集中学习讲课和现场实地教学两种形式,分乡级大讲堂和村级大讲堂活动,分别在乡机关、村组织开展,以“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为工作原则,努力把广大乡村党员干部和农村群众的思想、行动统一到桃龙藏族乡“打造中药材强乡、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步伐上来,齐心协力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