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女法官,我们总会想到宋鱼水,想到陈艳萍,这些被全国媒体竞相报导的先进典型,她们似乎离我们很远,但其实许许多多这样的人,她们的先进事迹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今天我要讲的就是一位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奉献出无私大爱的女性。她就是四川省江油市人民法院民事一庭副庭长——罗静。
生活中的她,有着银铃般清脆的笑声、和蔼甜美的笑容;工作中的她,兢兢业业,用女性特有的爱心和耐心化解了无数次的矛盾纠纷,她就是老百姓心中的“好闺女”、“好姐妹”、“好阿姨”。
在审理一起分家析产案件时,罗静了解到原告和被告早有矛盾,曾被被告打成五级伤残,被告也因此被判处过刑罚。双方积怨很深,一旦处理不好,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流血事件,造成更加的惨痛后果!鉴于此种情况,她决定先将案子放一放,多到当事人及亲属家中走访、做工作。无数次的遭到冷遇和白眼,她都没有放弃。终于,她的坚持感动了当事人,被告对她说:“罗法官,我不是看在你这么耐心负责的面子上,我是绝对不可能同意调解的。”案子虽然结了,但原告一天没拿到钱,罗法官的心就一直踏实不了。她一有空就拨打被告的电话督促履行,最后,被告不得不服了这位“罗嗦”的法官,主动兑现了补偿款。而心思细腻的她担心被告反悔,找原告麻烦,又委托法警陪同原告一起将钱存入了银行,这样才算彻彻底底地放心了。同事们开玩笑说她是“一条龙服务”。可她心里明白,案结事了才是审判工作的最终目标。没过几天,原告给法院送来了锦旗,并找到罗法官,紧紧握住她的手,激动地说:“罗法官,你是真正为群众办事的好法官!”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同事们常常看见她笑呵呵地接待当事人,即使是不属于自己工作范围的问题,她也总会微笑着说:“你能来找我也是对我的信任,谢谢!”
作为一名女法官,她虽然没有强健的体魄和高大的身躯,但她的勇敢和睿智却毫不逊色于男法官。她经常不辞辛劳奔波于田间地头、病床农家去巡回开庭,为年过半百的老人、病体虚弱的患者送去方便和温暖。
这一天,她又来到敬老院审理一起赡养案件,像往常一样,宣讲法律、教育、引导、做工作。本以为当事人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没想到,几名被告当场吵了起来,一名被告突然操起一把菜刀挥舞着,企图伤人! 面对急红了眼的被告,罗法官顾不及多想,快步冲上前去,用身体挡住挥舞的菜刀,给百姓留出了一条生的路!在与被告僵持的过程中,她一边好言相劝,一边观察被告的情绪变化,一找准机会,就立即夺下菜刀。现在想来,是什么样的信仰鼓舞着她面对危险,毫不畏惧?是对工作强烈的责任感!是对群众深厚的感情!
她是一名母亲,她用伟大的母爱培养出了一个值得骄傲的女儿,她也用伟大的母性之爱抚慰了无数幼小的心灵。罗法官特别爱小孩,见到有当事人抱着小孩,她总会主动送上一颗糖或一杯水。在审理一起解除同居关系的案件中,原被告双方未成年就已同居生子。现在感情不好了,男方甚至不承认儿子是自己亲生的。罗法官面对这两个和自己女儿差不多大的当事人,心情难以平静,更心疼他们那个不满两岁的孩子。她决定通过调解的方式来最大限度减少对小孩的伤害。她多次找到原、被告谈心,主动现身说法,把自己做母亲、带孩子的体会以及生活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一一讲给他们听,希望他们能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功夫不负有心人,罗法官的努力换来了皆大欢喜的结果,案子调解了。小男孩被爸爸妈妈带着一起来领调解书,走的时候,他转过身来喊了一声“谢谢罗阿姨,再见!”稚气的童声让我们在场同事都觉得欣慰。当然,最高兴的一定还是我们这位爱孩子的罗静法官。
还有一次,一位十七八岁的女孩来到庭里找罗阿姨,她要申请强制执行父亲应该支付给她的教育费和抚养费,罗法官告诉她:“我签字很容易,但是我不想签这个字,我不希望看到父亲和女儿变成仇人。”于是,本来就很繁忙的她又放下手中的案子,陪着女孩找父亲,苦口婆心当和事佬。在她和风细雨的劝说下,原本倔强的女儿体会了父亲的苦心,变得乖巧起来;原本固执的父亲也主动送来学费,鼓励女儿好好读书。
她就是这样一位胸怀大爱的热心法官,她把自己和女儿的衣服送给当事人、她给贫困的当事人买车票、请他们吃饭,甚至主动帮忙带小孩。百姓们都说她有菩萨般的心肠。其实,法官也是人,在她笑容的背后,隐藏着做为单亲母亲独自抚养女儿的辛酸,做为子女不能对父母尽孝的遗憾。我们不常见到她的泪水,只知道,难过的时候她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一个人静静地难过。随后带给我们的,依旧是那如花般绽放的笑脸。
作为一名党员,她怀揣着对党和人民的拳拳赤子之心,在法官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6年。岁月苍老了她的容颜,却沉淀了她对事业的执着和美丽。“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她用真情融化了矛盾的坚冰,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也成就了自己无悔的人生。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