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人民代表为人民——来自游仙区玉河镇人大代表的报告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1-04-01  发稿编辑:景秀丽

       作为人民选举的基层人大代表,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人民代表为人民,已经引起人民的关注和热议。游仙区玉河镇人大代表不辱使命,不断的为镇政府建言献策,并实施监督,时刻把关心、爱护人民的事业作为己任,以实际行动为人民交上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复,受到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玉河镇是游仙区边远乡镇,距城60公里,与梓潼、三台毗邻,现有人口2万。全镇辖11个村,一个居委会,115个合作社。该镇现有区人大代表6人,镇人大代表49名,这些人大代表不仅为发展玉河的各项事业参政议政,献计献策,同时又不断反映人民群众对政府各项工作的建议、意见批评和呼声,充分发挥了人民代表为人民的职能监督作用,受到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下面就人大代表所作的工作作如下叙述。
 

       解决引水困难 让百姓饮上清洁
       解决玉河场镇居民和共和村、雨台村部份村民人畜饮水,一直是困绕群众的热点问题。玉河镇人大代表接到群众反映和下基层走访了解到,过去由于供水设备老化,饮用的是河水,不仅水质差,有污染,而且一旦涨水,水质泥沙重,难于饮用,居民要求改造的呼声越来越大。针对这种情况,镇区11名代表在镇人大主席张子建的带领下,进行了现场综合核实,勘验,认为这是关系人畜安全饮水的民生问题,并将这一情况由镇人大主席团综合代表建议后,以议案书面交用镇政府督办。经镇政府多方协调,又重新在雨台村建成一座供水厂。从而更新了设备,解决了供水、储水、净化、蓄水一条龙服务,使5000多人从此能够饮上清洁、无污染的干净水。居民们说:“人大代表的确为我们办了件实事、好事”。
 

       烂泥街建成水泥路
       玉河的街道以大桥分为东街和西街,总长约2公里。是玉河政治、经济、文化和集贸市场的中心。5.12地震造成街道路面塌陷,部分下水管道扭曲,饮水管堵塞断裂。不仅给过往车辆、行人和街道居民造成困难,而且人们把玉河街道说成是“晴天灰街,雨天是泥街”,并非夸张。
       耳闻目睛的现象,确实存在的现实,使代表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为搞好场镇的基础设施建设,重建美好家园。代表们建议镇政府从抓基础设施着手,硬化街道建设。镇政府十分重视代表建议,将街道纳入灾后重建的民生工程。在代表们的督促下,经上级部门努力,将招标方式引进施工队伍,工程去年开工以来,目前已铺设下水管道1000多米,整改路面1500米,并且还抓紧街道水泥路硬化,可望7.1前完成竣工。使昔日的“灰尘街”、“烂泥街”建成了水泥街道。
 

       加强监督检查 严把工程质量
       如何保证街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是人们普通关注的热点。玉河镇人大代表不负重望,当得知群众反映施工单位在工程质量上有问题时,代表们展开调查,核实,通过现场走访、察看,果然发现施工单位不按设计要求的材质铺设管道是属实的。于是,镇人大11名代表联名上书镇政府,要求对施工单位干预,按设计材质铺设管道。同时又由镇人大主席团以代表名义,出面与施工单位交涉,通过交涉,施工单位采纳了代表们的建议,并立即整改返工,把原铺设不符合质量的下水管道,又换成水泥管道,使工程质量得到了保证。居民们说:“幸亏有代表们的干涉、监督,才避免了质量事故的发生”。
 

       重视希望小学建设 解决学校后顾之忧
      5.12地震造成玉河中学房屋倒塌、毁损,小学教舍成为危房,学生上课和住宿受到严重影响。尽快恢复重建学校,已成为上级、镇政府、学校和全镇人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这一情况,玉河镇人大代表急人们所想,把关心学校建设作为己任。因此,镇人大主席团就迅速组织区、镇人大代表进行视察。通过实地视察,把中小学选址建校列为重中之重,经多方协商,决定中、小学建在一起,这样即节省土地,节约建设费的开支,又便于学校统一管理,经综合评估后,并将建议责成镇政府和上级部门审批、落实。岂料,正当工程快开工时,个别村民因征地发生纠纷,使工程迟迟难于开工,区人大代表、、镇村建办主任张子建带领部分代表协助镇政府领导认真进行现场调解,要他们为希望小学建设做贡献,共同协商解决问题,从而做通了他们的思想工作,使工程能够按时开工。工程自去年开工以来,由于上级和镇政府的重视,加上代表们的督促、监管,一幢教学兼住宅、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中小学教学大楼,即将全面竣工,2000多名中小学生也将搬进新校上课,从而为镇政府、学校、 家长和学生解决了后顾之忧。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