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县域经济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1-03-20  发稿编辑:景秀丽

       三台县打造百亿产业园区
       三台县按照“产业集中、一园多区”的思路,实施产业整合和升级,发展优势产业集群,着力打造百亿产业园区。
       波鸿机电台钳及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是三台县为壮大和提升机械制造产业而引进的一个重点工业项目。项目入驻两江工业集中区后,将建设一条台虎钳和汽车零部件生产线,预计产值将达6亿元。波鸿机电台钳一体化的一期工程的主体厂房共投资2.3亿元,目前已经基本完工,将于6月份建成投产。 
       三台县工业园区两江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面积达25.99平方公里,设立了核心区和城东、城南、城北3个工业区,形成了“一核心三集中”环形发展的格局。随着园区发展格局和产业集聚能力的形成,吸引了一大批像波鸿机电这样的配套型、扎根型企业落户两江工业集中区。
       三台县全县通过大力实施“产业倍增计划”和“优势企业倍增计划”和“园区倍增计划”,支持佳联印染、江苏雨润、上海梅林、鸿凯双泰等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培育产值过亿元企业5户,全县亿元企业总数达33户。加快推进四大优势产业纵向延伸、横向配套、集群发展,实现产值110亿元,增长35%。按照“集中、集约、集聚、集群”发展思路,加强“一园多区”建设,年内园区新引进工业项目20个,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2亿元。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小巨人”计划,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户,总数达125户。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切实抓好佳联印染4000万米高档服装面料印染、江苏雨润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等30个重点工业项目。加大技改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安排5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技改创新,完成技改投资11亿元,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著名商标1个、四川名牌产品1个。据了解,园区今年的总体目标是工业总产值要达到87个亿,比上年同期增长35%,到2012年将突破一百亿大关,进入百亿行列。
       未来五年,两江工业集中区将重点引进机械制造、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纺织服装、电子电器、新型建材等企业,到2015年园区内将引进企业150家,引进资金200亿元左右。芦溪工业集中区将重点引进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值达到80亿元。同时还将在全县建成6—8个亿元以上的乡镇特色产业园,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工业。
 

       盐亭县“四力”推动投资稳步增长
       盐亭县把握中央、省、市投资政策和方向,及时收集整理符合上级投资动向的项目;建立健全跟踪上报机制,力争新型建材等重点产业项目挤进省市产业扶持计划。加紧完成武引二期盐亭灌区渠系工程建设规划,积极推进金峰水库、成德南、绵南高速公路建设,力争全年完成重大产业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项目7个。
       该县抓住西部大开发、产业转移、“三网”融合试点和灾区发展振兴等重大机遇,立足产业基础和特色资源,制定和完善吸引外部投资的配套措施,进一步完善投资促进政策,实施全民招商、全民创业计划,力争新引进产业项目10个,到位内资8亿元。完善和落实社会投资政策,放宽准入条件,放大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撬动民间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采取“一事一议”、BT、BOT合作等多种方式,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水利、交通、市政、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条件。大力深化银政企合作。探索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保险服务体系,搭建银企良性互动和互利的对接平台;支持组建信贷金融中介机构,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入,力争年末金融机构贷款净投放达3亿元。今年以来,全县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4亿元,同比增长49%,占全年投资工作18.6%。
 

       平武县“五五”普法成绩斐然
       平武县通过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法律意识普遍增强,法律水平大为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依靠法律解决各类矛盾,形成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良好习惯,自觉纳税、实行计划生育、捐资助学、见义勇为先进事迹不断涌现。2006年—2010年6月,全县行政诉讼案件3件,其中和解2件,胜诉1件,与“四五”普法同期相比下降84.2%;申请行政复议案件7件,与“四五”普法同期相比下降56%。
       平武县通过普法教育和法治县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各项事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该县顺利通过了“五五”普法和创建法制县工作验收,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去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7亿元,同比增长1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83亿元,同比增长8.9%;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27亿元,同比增长48%;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7%;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42.9%;实现一般性预算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3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亿元,同比增长19.9%;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3304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现4119元。
 

       江油市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
       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江油市抓住绵江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和灾后重建机遇,连片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农民收入得到稳步增长。
       按照“一基五化”总体要求,江油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一圈三点”重点区域建设,坚持平坝发展蔬菜,丘陵发展优质粮油、生猪、水果,山区发展干果药材的产业布局,围绕“3+3”产业发展思路,不断扩大产业基地规模,大力壮大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全市农业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目前,位于九岭景云村集新技术新品种示范、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技术培训推广于一体的1500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已经建成,“3+3”产业已粗具规模。九岭镇以苏溪村为核心,幅射五石、柏河等多个行政村,不断扩大折耳根种植规模,现已达到2000亩以上。
       江油还引进和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在产品加工、贮藏保鲜上实现了新的突破。2010年,皇钦沅泡菜和脱水蔬菜加工达到万吨以上;京川气调库年贮藏蔬菜3万吨项目建成投产;在西屏獭兔养殖示范园区,皇嘉、华升、玉蓉等19家养殖企业先后入驻,示范园区年出栏商品獭兔150万只以上,2010年西屏獭兔被命名为 “国家级獭兔标准化示范区”。
       2010年,该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1.6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062元,分别比2009年增长6.7%、15.2%。绵江新农村示范片农民人均纯收入8568元,同比增长18.9%。其中,九岭中河村,方水西林村、白玉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成为名符其实的“万元村”。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